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愛羨、敬仰。如:「羨慕」、「愛慕」、「仰慕」。《莊子.徐鬼》:「蟻慕羊肉,羊肉羶也。」
沉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
躊躇滿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1>歲更刀,割2>也;族庖3>月更刀,折4>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5>。彼節者有閒6>,而刀刃者厚;以厚入有閒,恢恢乎7>其於遊刃必有餘地8>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
明日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黃花明日注音︰ㄏㄨㄤˊ ㄏㄨㄚ ㄇ|ㄥˊ ㄖˋ漢語拼音︰huáng huā míng rì釋義︰即「明日黃花」。見「明日黃花」條。 01.宋.楊咎〈倒垂柳.曉來煙露重〉詞:「擊節聽高歌,痛飲莫辭醉。烏帽任教,顛倒風裡墜。黃花明日,縱好無情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已經。《論語.先進》:「春服既成。」《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
2.盡、全部。《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及其未既濟也。」《國語.齊語》:「故拘之以利,結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
3.不久。《左傳.文公元年》:「既又欲立王子職,而黜太子商臣。」
1.已經、既然,表前後情況有連帶關係。常與「就」或「則」連用。《論語.季氏》:「既來之,則安之。」
2.表示並列的連接詞。與「且」、「又」、「也」等詞連用。如:「既醉且飽」、「既要愛情,也要麵包。」《孟子.離婁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元.鍾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間套.收尾〉:「既通儒,又通吏。」
姓。如漢代有既良。
亦步亦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注解〕 (1) 顏淵: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時魯人,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 (2) 仲尼: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
每況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每下愈況」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知北遊》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1>乎在?」莊子曰:「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2>。」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3>。」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4>。」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5>。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6>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注解〕 (1) 惡:音ㄨ,何處、那裡。 (2) 期而後可:指明所在才可以了解。 (3) 稊稗:音ㄊ|ˊㄅㄞˋ。兩種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稱,此處泛指...
莫逆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1>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2>,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3>於心,遂相與為友。 〔注解〕 (1)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莊子》一書中虛擬的四位人物。 (2) 尻:音ㄎㄠ,臀部。 (3) 莫逆:無所違逆。
望塵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尸子》。 (2) 顏淵: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時魯人,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 (3) 仲尼: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時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
游刃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遊刃有餘」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1>者有閒2>,而刀刃者厚;以厚入有閒,恢恢乎3>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