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0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炮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豪奢的珍饈。《水滸傳》第八二回:「雖無炮龍鳳,端的是肉山酒海。當日盡皆大醉,各扶歸幕次裡安歇。」也作「龍炮鳳」。
走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越王句踐復國後,范蠡功成身退,留書給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越王為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後稱病不上朝,然遭人讒言,言其意欲作亂,越王便賜劍予種,種自殺而亡。典出《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比喻天下既定,功臣已無利用價值,因此遭到殺戮。
㕙盡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㕙,兔。盧,黑色獵犬。「㕙盡盧」猶「兔死狗」。見「兔死狗」條。
炰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豪奢的珍饈。宋.楊萬里〈初食笋蕨〉詩:「炰鳳龍世浪傳,猩脣熊掌我無緣。」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一折:「每日則是炰鳳龍真受用,那一日不宰羊殺馬做筵席。」也作「龍炮鳳」。
五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祭祀,大夫用五鼎盛羊、豬、魚等五種祭品。後人遂以大五鼎形容生活奢侈,飯食精緻昂貴。
犬藏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獵狗,收藏獵弓。語本《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狡兔死,良狗;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比喻功臣在事成之後,反而遭冷落或被殺害。《南齊書.卷二五.張敬兒傳.贊曰》:「敬兒蒞雍,深心防楚,豈不劬勞?實興師旅。犬藏弓,同歸異緒。」
飪鼎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鼐皆為古代煮食物的器具,亦為傳國重器,用以代表國家。「飪鼎鼐」比喻治理國家。宋.無名氏《梅妃傳》:「設使調和四海,飪鼎鼐,萬乘自有憲法,賤妾何能較勝負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割切飪等事,泛指飪。《孟子.萬章上》:「吾聞其以堯舜之道要湯,未聞以割也。」
2.極刑。將人斬殺後又放進湯鍋中煮。唐.韓愈〈通解〉:「故龍逢哀天下之不仁,睹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於是進盡其言,退就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酷刑。將罪人放在鑊中煮。見《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也作「鑊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煮。《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日裡合圍打獵,獵得些獐鹿雉兔,晚間就炮起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