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61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指食物調時間短暫,易於咀嚼的。如:「青椒牛肉要炒得嫩才好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種調方法:(1)先用油炸,再加湯汁來炒或煮。如:「燒茄子」、「紅燒鯉魚」。(2)烤。如:「燒烤」、「叉燒」。
馬首是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塞井夷竈:填井毀灶,而後進軍,以表示不勝不返的決心。竈,同「灶」,以磚土或石塊砌成,用來生火飪的設備。見「塞井夷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 一種飪方法。將主要材料處理好,依序裝入碗裡,再加上佐料或調味料等,蒸或燉至熟透,吃時再倒蓋於碗盤中。如:「梅乾扣肉」、「南乳扣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飪方法。利用水蒸汽的熱力把食物加熱或煮熟。[例]蒸魚、蒸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出眾,很有本事的樣子。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三折:「我做大將甚是標,兵書戰策不曾學,聽的廝殺推害病,正是買賣歸來汗未消。」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二折:「我做廚子實是標,偏能蒸作快炰。」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蹶:音ㄐㄩㄝˊ,挫敗。 (13) 使:命令。 (14) 灶:音ㄗㄠˋ,以磚土或石塊砌成,用來生火飪的設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鹽醃食物。《禮記.內則》:「布牛肉焉,屑桂與薑,以灑諸上而鹽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四.天隕魚》:「流光中隕一魚,……橋下一細家取欲食,其妻鹽而藏之。」
瓜熟蒂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時,梁朝有一位名叫張纘的人寫了一篇〈瓜賦〉,描述瓜類的生長過程,並讚嘆這種蔬果的香甜美味。他寫道,瓜類在播種之初,接受了天地之氣,又在適當的時節發芽,爾後吸收日月精華,開枝散葉。在藤蔓與茂葉的庇護之下,於低溼狹小的地方慢慢成熟後,瓜蒂就會從莖部自然脫落,然後散發出一股濃郁的香甜氣味,散佈在空氣中、雲霄上,連狄牙這位古代精於飪的廚師,都無法調出這樣的美味,實在是人間極品啊!後來「瓜熟蒂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從蔬果成熟的現象,轉而比喻人或動物懷胎足月生產,亦用於比喻時機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食物煮後所得的汁液。如:「雞湯」、「高湯」、「紅燒牛肉的湯拿來拌飯,又香又好吃。」
5.古代一種置人於沸水中死的刑罰。《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