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下母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上母對子女關愛、呵護的心情。如:「天下母心,爸媽也是為了你好才會管你。」
知子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了解、深知兒子的,莫過於他的親。《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知臣莫若君。」《三國演義》第二八回:「此子果然不肖,適纔老翁所言,真知子莫若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老的漁夫。《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臣聞昔者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而釣於渭濱耳。」唐.羅隱〈別池陽所居〉詩:「雨夜老農傷水旱,雪晴漁共舟船。」
3.《楚辭》的篇名。屈原作。原放逐江湘,憂愁嘆吟,遇避世漁,假設問答以寄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師的通稱。《水滸傳》第七三回:「師可救弟子則個!」《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把這刀和拳細細指教他,他就拜了郭孝子做師。」
2.對僧尼、道士的敬稱。《平妖傳》第一三回:「老身有句私房話兒,叫兩位師權且閃開!」《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柳翠被月明師連喝三遍,再不敢開言,慌忙起身。」
3.稱有專門技藝的人。如:「木匠師」、「拳術師」。《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這是五十兩定銀,鮑師,你且收了,其餘的,領班子過去再付。」
一日為師,終身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只要做了你一天的老師,就得終身視之為輩。《西遊記》第三一回:「萬望哥念『一日為師,終身為』之情,千萬救他一救!」
有其必有其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兒子的思想行為深受親的影響。元.白樸《東牆記》第三折:「想你親,也不曾弱了,常言道:『有其必有其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難得你這等慷慨,真是有其必有其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鄙賤的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此間有傖,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酒甕耳。」《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今有傖,喜疢毒而畏藥石。」
執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年齡相當於親這一輩的人。如:「論輩分,丁先生是我的執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天子對同姓諸侯的稱呼。《儀禮.覲禮》:「同姓大國則曰:『伯』,其異姓則曰:『伯舅』。」
2.稱謂:(1)用以稱親的哥哥。《禮記.曾子問》:「已祭而見伯、叔,而后饗冠者。」(2)用以稱年紀較長於親的人。(3)用以稱同學或朋友的爸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傳說為了與太陽追趕競走,渴死在途中。見《山海經.海外北經》。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