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29.9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靡靡之音」原作「靡靡之樂」。韓非是戰國末期的韓國諸公子,他眼見韓國國力衰弱,竭力主張使用刑術法治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標。他屢次上諫韓王,均不受重視,因而發憤著書,即成今日之〈韓非子〉,表達自己的治國理念。其中〈十過〉一章在闡述君王如有十個重大過失之一,就足以亡國,其中一項就是沉溺於音樂享樂中,而忘了國事與應有的禮儀。他舉春秋時期晉平公的事為例,當時衛靈公要前往晉國會見晉平公,經過濮水附近,聽到一曲美妙的音樂,問左右有無人聽過,眾人皆說沒有,衛靈公便請樂師師涓將它譜下來。到了晉國,晉平公設宴款待他,酒酣耳熱之際,衛靈公便要師涓演奏那新譜下來的美樂助興。師涓演奏到一半,晉國樂師師曠趕忙阻止說:「這...
懸梁刺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發憤努力學習。參見「懸頭刺股」條。明.徐霖《繡襦記》第三三齣:「豈不聞古之人懸梁刺股,以志於學。」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無形?行勁直以離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內自省而不慚兮,遂定志而弗改。欣吾黨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發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沒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注解〕 (1) 沮:音ㄐㄩˇ,敗壞、破壞。 (2) 成論:定論。 (3) :音ㄇ|ㄠˇ,超越。 (4) 高風:高超的風範。 (5) 忽:輕視、瞧不起。 (6) 務:致力從事。 2、「亮節」: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四.陸雲》引)於穆府君,遠祖彌光。功濟黎獻,澤洽八荒。披圖承禪,襲化軒唐。洪風既振,遐曜休煌。越殷1>自周2>,紹膺3>遺祉4>...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手不釋卷」。見「手不釋卷」條。 01.宋.樓鑰《攻媿集.卷一○一.太府寺主簿周君墓誌銘》:「遂發憤進學,不半載,下筆成文,眾皆驚嘆。自爾手卷不釋,博貫經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助詞。置於句尾,有「如此」的語氣。[例]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在憂患中能發憤圖強而得以生存,處於順境易沉湎於安樂而招致滅亡。《孟子.告子下》:「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宋.陸九淵〈與蘇宰書〉:「屯難困頓者,乃所以成君子之美也,故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行不由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路不走捷徑。比喻行事光明正大,不投機取巧。《論語.雍也》:「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史記.卷六一.伯夷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長袖善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末期,秦國鄰近的韓國是國力最弱的國家,外有列強的侵略,內有小人危害。韓國公子韓非曾受教於荀子的門下,認為行法治才能使國家富強。他屢次上諫韓王,但因本身口吃,不善言談,又受到權貴的阻撓,始終不受重視。他因此發憤著書,將自己的見解寫成今日〈韓非子〉一書,暢言須實行刑術法治才能富國強兵,而時下流行的仁道是無濟於事的。因為兵力強大才能攻打別的國家,也才能統治天下。但富國強兵是不能從外交上得到的,必須要由內政著手,如果內政上不實行法治,而一天到晚把腦筋花在外交上,國家是不可能強盛的。俗話說:「長袖善舞,多財善賈。」舞者如果袖子長,跳起舞來就好看;做生意的人如果資金雄厚,經營事業就容易多了。治理國家的...
苟且偷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發憤圖強、寧死不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吃、吃飯。如:「食髓知味」、「發憤忘食」、「廢寢忘食」。《戰國策.齊策四》:「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