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韜光養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相近辭4 相反辭5 例句6 修辭7 參考資料 解釋比喻隱藏自身的才能,將才華與聲勢隱藏起來,隱居世外,不被人所知,不顯於世。韜:隱藏隱匿。 晦:比喻隱藏才能,隱晦韜:ㄊㄠ 出處《舊唐書宣帝記》南朝梁 蕭統《靖節先生傳序》:「聖人韜光,賢人遁世。」 相近辭遵時養晦 全身葆真 披褐懷玉 相反辭露才楊己 鋒芒畢露 例句中國古代在兵馬倥傯之際,文人有兩種路途,一是捨身救世;另一即是韜光養晦,隱於世外,不究外間之事。 修辭譬喻 對偶 參考資料多功能成語彙編 泰宇出版公司 p155實用成語辭典 ...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囫圇吞棗」。見「囫圇吞棗」條。 01.宋.朱熹〈答許順之〉書其三:「日用動靜語默,無非下學,聖人豈曾離此來?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粗無二致,正是鶻崙吞棗。」  參考詞語︰渾掄吞棗注音︰ㄏㄨㄣˊ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漢語拼音︰hún lún tūn zǎo釋義︰即「囫圇吞棗」。見「囫圇吞棗」條。 01.元.耶律楚材〈心經宗說後序〉:「嗟見渾掄吞棗,只管誦持。」 
守株待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韓非子,闡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時宜,來建立適當的政策與設施。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認為古代聖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適不適合當前社會。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宋國有個農夫,有天在耕作時,看見一隻兔子跑過來。那隻兔子可能太驚慌了,沒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樹,把脖子撞斷死了,農夫便不勞而獲地得到那隻兔子。他想以後如果都可以這樣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於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樹旁等兔子送上門來。結果從此以後再也沒得到任何一隻兔子,反而讓自己成為全宋國的笑柄。所以,用舊法來治理國家,就像這個守兔之人,根本會徒勞無功。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守株待兔」,用來比喻拘泥守成,也用來...
虛與委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順應萬物幻化無窮,依從世事波流,所以他無法窺視我的本體,只能如此落荒而逃。」莊子用這個故事說明了聖人至最高境界,其心應是虛空寂靜而可隨物變化,而非執著地凝滯於某一定相。後來「虛與委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境空虛寂靜,隨物變化。後則多用來形容假意慇懃,敷衍應付。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1>賦2>芧3>,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4>,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 〔注解〕 (1) 狙公:相傳為古時善養猴者,能以智弄群猴。狙,音ㄐㄩ,猴子。 (2) 賦:給予。 (3) 芧:音ㄒㄩˋ,橡樹的果實。 (4) 虧:耗損、減少。
汗牛充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據《全唐文.卷五八八.柳宗元》引)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為傳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狠怒,以詞氣相擊排冒沒1>者,其為書,處則充2>棟宇,出則汗3>牛馬,或合而隱,或乖而顯。後之學者,窮老盡氣,左視右顧,莫得而本;則專其所學,以訾其所異,黨枯竹,護朽骨,以至於父子傷夷,君臣詆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聖人之難知也。 〔注解〕 (1) 冒沒:傾軋。 (2) 充:填滿、裝滿。 (3) 汗:使出汗。
瑕不掩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瑕,玉的斑點。瑜,玉的光澤。瑕不掩瑜比喻事物雖有缺點,卻無損其整體的完美。《晉書.卷六九.周顗傳》:「顗招時論,尤其酒德,禮經『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四:「惜哉仲淹,壽不永乎,非不廢是,瑕不掩瑜,雖未至于聖,其聖人之徒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頭髮)花白。《墨子.脩身》:「華髮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聖人乎!」宋.陸游〈適閩〉詩:「功名塞外心空壯,詩酒樽前髮已華。」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