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買櫝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作君王的,只喜歡看這些美妙的言辭,卻忽略了這些言論是有功用的。墨子的學說,是傳授先王的道術,闡述聖人的言論,普遍告知世人。所以並不加以修飾,以免人們只喜愛他美妙的言辭,而忽略了其中的功用。」後來韓非子所謂的楚人賣珠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買櫝還珠」,用來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沽名釣譽」係由「沽名」及「釣譽」二語組合而成。 「沽名」在《廙別傳》中可見。三國時期的劉廙,見到弟弟劉偉與魏諷交好,就勸諫他說:「結交朋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學習別人的賢能之處。然而現在的人只知道結黨營私,不論人品,完全違背聖人的教誨。我看魏諷這個人,不修養自己的德行,只知道與人結交應酬,虛浮而不切實際,是個故意做作以謀取名聲的人。我勸你要謹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寬厚仁慈的對待。《說文解字.宀部》:「宥,寬也。」三國魏.嵇康〈答向子期難養生論〉:「聖人不得已而臨天下,以萬物為心,在宥群生。」
曲高和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十人;引商7>刻羽8>,雜以流徵9>,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10>高,其和彌寡。……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注解〕 (1) 郢:音|ㄥˇ。地名,春秋時楚國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境。 (2) 下里巴人:此指通俗的歌曲。見「下里巴人」。 (3) 屬:音ㄓㄨˇ,跟隨。 (4) 和:音ㄏㄜˋ,聲音相應,這裡指唱和的意思。 (5) 陽阿薤露:此指介於高雅及通俗間的歌曲。 (6) 陽春白雪:此指高雅的歌曲。見「陽春白雪」。 (7) 引商:加長商音。 (8) 刻羽:削減羽音。 (9) 流徵:為徵音的流轉變化。徵,音ㄓˇ。 (10) ...
循循善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朱熹〈讀蘇氏紀年〉:「觀夫子之與顏淵言至於終日,而顏淵歎之,以為善誘循循,博文約禮,則聖人之所以教人,有始有卒,蓋亦可見,但不躐等而已。」 參考詞語︰循循誘人注音︰ㄒㄩㄣˊ ㄒㄩㄣˊ |ㄡˋ ㄖㄣˊ漢語拼音︰xún xún yòu rén釋義︰猶「循循善誘」。見「循循善誘」條。 01.《楊家將演義.第一回》:「壯年勵志苦學,屢科不第,遂隱教授,循循誘人。」
參差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差」是不整齊的樣子。在《詩經.周南.關雎》中,有「參差荇菜」一語,形容荇菜長短不一的樣子。用於人事方面,則可形容品質或才能高低不同。在所引典源漢.揚雄《法言.序》中,更在「參差」後衍以「不齊」二字,加強其義。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法言》一書乃揚雄仿《論語》所作,他在序中提到,自孔子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高低優劣相差甚大,應該以聖人之道加以衡量統一。後來「參差不齊」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雜亂不整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增加。《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進退盈縮,與時變化,聖人之常道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土圭測景,不縮不盈。」
推己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傅玄《傅子.卷一.仁論》昔者聖人之崇仁也,將以興天下之利也。利或不興,須仁以濟。天下有不得其所,若己推而委之於溝壑然。夫仁者,蓋推己以及人也,故己所不欲,無施于人1>,推己所欲,以及天下。推己心孝于父母,以及天下,則天下之為人子者,不失其事親之道矣。推己心有樂于妻子,以及天下,則天下之為人父者,不失其室家之歡矣。推己之不忍于饑寒,以及天下之心,含生無凍餧之憂矣。此三者,非難見之理,非難行之事。唯不內推其心以恕乎,人未之思耳。夫何遠之有哉。 〔注解〕 (1) 己所不欲,無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加在別人身上。出自《論語.衛靈公》。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ú tóng guī釋義︰即「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漢.桓寬《鹽鐵論.論儒》:「聖人異塗同歸,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02.晉.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參考詞語︰殊塗同會注音︰ㄕㄨ ㄊㄨˊ ㄊㄨㄥˊ ㄏㄨㄟˋ漢語拼音︰shū tú tóng huì釋義︰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後漢書.卷四九.王充傳》:「論曰:『……如使用審其道,則殊塗同會;才爽其分,則一豪以乖。』」 參考詞語︰殊塗同致注音︰ㄕㄨ ㄊㄨˊ ㄊㄨㄥˊ ㄓˋ漢語拼音︰shū tú tóng zhì釋義︰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三國...
見微知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事情的微小跡象,就能知道它顯著的發展趨勢。漢.袁康《越絕書.卷一四.越絕德序外傳十八》:「故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清史稿.卷五○二.藝術列傳一.柯琴列傳》:「且筆法詳略不同,或互文見意,或比類相形,因此悟彼,見微知著,得於語言文字之外,始可羽翼仲景。」也作「睹微知著」、「視微知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