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我應驗預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目錄1 期望理論定義2 起源3 應用4 後續研究進展5 中英文關鍵字6 參考書目 期望理論定義係指一個人對於他人的期望,往往成為被期望的人自我實現的預言,亦即一個人期望他人成功,他人就會成功,相反的期望他人失敗,他人就會失敗,故稱之為期望理論,又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起源由莫頓(R. K. Merton)於1948年在The Antioch Review期刊發表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一文而來...
|
基本學力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1] ),簡稱國中基測、基測或學測(但此名稱易與大學入學的學科能力測驗混淆,應避免使用),為中華民國教育部為國民中學九年級學生所舉辦的學習能力測驗,目的在學生升學時利用成績供高中職學校參考。目錄1 北北基地區區域性基本學力測
|
經驗學習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驗學習圈(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ELC)經驗學習圈是探索活動的主要基礎理論架構,也是經驗教育的主要學習模式。不同的學者對經驗學習圈有不同的看法,但探索活動經驗學習圈的架構主要是以Kolb在198...
|
陌生情境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目錄1 定義2 陌生情境測驗的八個步驟3 安士渥斯─依附分類4 綜合觀點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定義安士渥斯(Ainsworth)設計了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是評估嬰兒對母親的依附品質的最普遍、有效的方式,包含八個步驟,藉由觀察嬰兒在母親離開、獨自一人、陌生人出現與母親返回時的各情境的反應,將依附...
|
經驗的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xperiential Curriculum古德拉(J. Goodlad)為了釐清課程決定的各層次關係和說明課程概念體系,曾區分了五種課程:理想課程、正式課程、知覺課程、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經驗課程有兩種定義,其一是指課程組織的型態之一 ,也稱「活動課程」;其二是指學生實際所學習的課程經驗。就課程組織型態的經驗<...
|
成就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鑑別個人實際能力的測驗,用以衡量在某段時間內學得的知識與技能。
|
羅夏克墨漬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應用最普遍的人格投射測驗。瑞士精神醫學家羅夏克(H. Rorschach,西元1884~1922)於西元一九二一年編製。以墨漬製作十張內容不同的圖片,受測者依一定圖序回答問題,使個人不自知的把內在的一切投射出來,而後根據反應圖樣的部位、決定因素、內容、從眾與否等計分。此測驗實施不易且解釋困難,通常用於臨床診斷方面。
|
美感經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感經驗意指人類對於美和藝術的感應,是十九世紀以後美學中最重要的課題。在此之前,雖未使用這個名詞,但對美感經驗加以探討者仍不乏其人,如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艾利基納(Johannes Scotus Erigena 815~877)、聖多瑪斯阿奎納(Thomas Aquinas, 1225~1274)等均是。不過美感一詞是晚至十八世紀,才由包姆伽頓(Alexander Baumgarten, 1714~1762)提出:他認為感覺的認知(cognitio sensitiva)就是美的認知,因此,他提出了認知的美(cognitio aesthetica)簡稱美(...
|
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旨在測量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以及精密性等能力。陶倫斯使用動作反應來測量創造力。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使用於教育情境,該測驗強調教是學習經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