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記載了魯僖公二十六年夏天,齊孝公親自率兵攻打魯國北部邊境。魯僖公得到消息後,立刻指派展喜帶著酒食、財物前去慰勞齊國軍隊。才見面,齊孝公就問:「你們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小人會害怕,君子則不會。」齊侯說:「你們國家府庫空虛,野地裡連青草也看不到,憑什麼不害怕?」展喜解釋說:「依仗先王之命。昔日我先祖周公和齊國先祖姜太公輔佐成王時,曾立下『世世子孫,無相害也。』的盟誓,並且保存在盟府裡。齊桓公在世時也盡力在協調解決諸侯間的問題,遵守盟約精神。您即位時,諸侯們都相信您也會遵守先王的盟約,由於我們相信您會信守互助不相攻的盟約,所以一點也不害怕。」齊孝公聽了以後便撤兵回國。後來「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如戰國時齊國有羋嬰。
門庭若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齊策一》載,戰國時齊國大夫鄒忌,身材修長,儀表光豔美麗。有一天早上他穿戴好衣冠,邊照鏡子邊問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比較漂亮?」妻子說:「當然是你比較漂亮,徐公怎麼比得上你。」鄒忌不相信,又以相同的問題問了愛妾和客人,結果答案都是一樣。隔日,徐公來訪,鄒忌仔細觀察後,覺得他長得比自己好看。之後又照鏡子,覺得自己的長相實在差得太多。晚上躺著要睡覺時,終於想通為什麼妻、妾和客人都沒有對他說實話的原因。於是他就上朝去覲見齊威王,說:「我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但因為妻子偏愛我,妾敬畏我,而客人則是有求於我,所以他們都說我比較漂亮,沒有說實話。今天,齊國國土廣大,城池眾多,君王的妻妾和近臣沒有...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晉的大文學家左思,是一個相貌木訥、口齒不清的人,因此沒有什麼朋友,儘管文筆出眾,也不被當時的人們所重視。左思對於寫作文章十分用心,他曾經花了一年的時間寫成〈齊都賦〉,描寫齊國首都臨淄的風光。接著他又想寫一篇關於三國時代魏、蜀、吳都城的文章,即〈三都賦〉。這時左思的妹妺左芬正好被選入宮,左思就藉這個機會搬到人文薈萃的京師洛陽居住。因為左思從未去過蜀國的成都,所以他就去拜訪當時的大文人張載,請教有關成都的風土民情。為了寫成〈三都賦〉,左思花了十年的時間構思,他的家中到處掛著紙筆,連廁所和籬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靈感,他便立刻提筆寫下。在創作的過程中,左思又覺得自己的學問不足,便向朝廷請求擔任掌管...
畫蛇添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齊策二》載,戰國時,昭陽為楚國大將,當時昭陽已攻下魏國的八座城池,接著又計畫討伐齊國,於是齊王派陳軫前來遊說昭陽,請他不要攻打齊國,陳軫就引用了「畫蛇添足」的故事作比方來說明,故事的內容是說:在楚國有個專管廟堂祭祀的人,把一壺酒賞給辦事的人們去喝。但是人多酒少,不夠大家分喝,於是大家商量了一下,想出在地上畫蛇比賽的方式,誰先畫好一條蛇,誰就可以喝那壺酒。比賽開始之後,其中有一個人畫得很快,不一會兒就畫好蛇,於是拿起酒準備要喝,看著別人還在慢慢的畫著,就左手拿著酒壺,右手握著筆又在地上畫了起來,並且還得意地說:「我還能有時間給蛇畫上腳呢!」蛇腳還沒畫好,另一個人已經畫好了蛇,就把酒搶...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 〔注解〕 (1) 異:馮異(?∼西元34),字公孫,漢潁川人。西漢末為王莽拒漢,後歸光武為主簿,助其平定天下有功,拜為孟津將軍,封陽夏侯。為人謙遜,每諸將論功時,常獨立樹下,不願居功,人稱大樹將軍。 (2) 主簿:官名。漢代以後中央機構及地方郡、縣官府皆設有此官,負責主管文書及印鑑。
迎刃而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戰:指戰國時,樂毅率燕、趙、楚、韓、魏五國兵伐齊,大敗齊軍於濟水西岸,齊泯王亡走莒城。樂毅趁勢攻入齊國首都臨淄,總計攻下七十餘城。 (10) 并:通「併」,兼併。 (11) 齊: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於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12) 破竹:剖開竹子。 (13) 指授:指點傳授。 (14) 徑造:直接進攻。徑,通「逕」,直接。造,至。 (15) 秣陵:地約當在今南京市附近,三國吳孫權於漢獻帝建安十年得秣陵,改名為建業。 (16) 束手:無計可施,無法抵抗。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載,孟嘗君是戰國時代齊國的貴族,被齊湣王任命為相國,在當時很有聲望。因他禮賢下士,為時人所稱道,因此天下的術士、文人紛紛前來投靠,據說門下食客達三千人之多。有一次孟嘗君出使秦國,秦昭王久聞孟嘗君的名聲,想要拜他為秦國宰相。大臣們紛紛反對,認為孟嘗君是齊國的貴族,如果做了秦國的宰相,一定會為了齊國的利益而犧牲秦國,到時秦國就岌岌可危了。秦昭王聽從大臣們的意見,便打消了拜孟嘗君為相的念頭,又害怕他回齊國後會報復秦國,於是把他囚禁起來,準備殺掉他。孟嘗君見自己性命危在旦夕,十分著急,就派人去見秦昭王的寵妃,希望她能在秦昭王面前代為求情。那位妃子答應了,但要孟嘗君送她一件...
事半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加上以王道來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很久沒有出現,以致人民長久處在暴政之中,他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餓的人只求吃飽,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樣。所以齊國若在此時施行仁政,將正應驗孔子說的:「德行流傳的速度,比驛馬傳達命令還快。」而人民心裡喜悅的程度,會就像脫離兩腳被綁住倒掛的困境一樣。這和古時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事半功倍」這句成語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國時齊國的城邑。漢置蓋縣,北齊時廢。故城約在今山東省沂水縣西北。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