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孤立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外交政策。指一個國家的國際關係盡可能的採取抑制政策,如此在世界中,國家本身可以和平存在。
|
虛無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哲學上主張否定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真理或真知不可得而有,知識上的真偽、道德上的善惡,沒有客觀的效驗,也沒有普遍的標準,稱為「虛無主義」。
2.政治上指一種激烈的革命思想。源於十九世紀的俄國,否定一切政治的權威,主張澈底改革社會制度,使各階級歸於平等,個人有絕對的自由,以破壞現有一切政治、社會組織為宗旨。
|
建構主義課程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構主義的起源是多學科的,含有語言學、心理學、科學、社會學或哲學。此派的中心思想在於,知識是個體身處於一種社會情境下,對於人類行為、社會體制的主動建構結果。這種知識觀塑造了該學派的獨特性,對於客觀知識與真理存在的論點也帶來很大的挑戰。
建構主義的知識論對學校知識與教導內容(課程)也有影響。知識的客觀性與事實性喪失傳統的優勢地位,而為另一種觀點取代;個人的學習舉足輕重,如同柏格耳(P. Berger)與陸克曼(T. Luckmann, 1967)所言,在一種「實體的建構」下,教學不再是客觀、文化認可的知識體傳遞,而比較像是一種協助個體自我建構、自我解釋的過程,亦即從精熟知識內容... |
結構主義的教育思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結構主義1.1 思想淵源1.2 基本理念1.3 教育應用1.4 影響評估 結構主義Deconstruction 思想淵源解構主義之夫德希達(J.Derrida),其在解離既有中心思想,在解構的過程中,將形而上的一切規律及系統,重新予以建構,而在建構的同時,又將其解除,易言之,解構及破壞和重建兼籌並顧的策略性安排。在社會層面,對意義之無限解讀與延伸,在本質層面,訴求挑戰...
|
教育的自由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的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包括:學習是透過個人經驗以獲得個人知識的活動;學習是主動的、主體性的、有選擇性;學習的基石在活動,包含感官知覺的活動;學習是基於主動的嘗試與錯誤和解決問題之過程,最佳之學習是藉由科學方法為主的實驗及批判性的探討過程;正確的知識是來自具備科學證據的有效結論;個人學習過程受到其早期經驗、情緒、感覺等的影響,這些又受到社會經驗內容及性質的影響,結果是社會環境及條件控制個人經驗及感覺,繼而影響到個人知識;若一個社會是民主及公開的,個人能在這社會中表達思想及感覺,則有意義的批判性探討和正確的知識才有可能;在適當的社會條件下,一般的兒童都可能成長為有效率及有社會責任感的個人。<...
|
無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君主、領導者。《書經.仲虺之誥》:「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三國演義》第一○回:「軍士無主,望風奔逃。」
2.沒有主人。唐.許棠〈成紀書事〉詩二首之一:「滿野多成無主塚,防邊半是異鄉人。」
|
人來投主,鳥來投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擇主而事,擇地而居。《二刻拍案驚奇》卷四:「自古道:『人來投主,鳥來投林。』難得這樣賢主人,我們序了年庚結為兄弟何如?」
|
禁慾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宗教上為達到某種目的而訓練並節制肉慾,甚而否定肉體與慾望,以過著絕對的靈性生活,稱為「禁慾主義」。
2.倫理學上為訓練意志,抑制肉慾,以期達到道德上理想境界的主義。
|
人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老子》第三○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文選.陸機.豪士賦序》:「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節。」也作「人君」。
|
道德的平等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道德判斷或道德教育方面,平等主義主張應本乎平等原則或概念的說法。如果道德判斷或道德教育忽略了平等原則,或故意造成不平等,則道德將成為反道德,道德教育將成為反道德教育。根據歐陽教〔德育原理〕中的說法,平等原則或概念的涵義包含下列三項:
1.平等就是公平的程序原理:平等僅僅是一種形式原理(formal principle),不特別指個別的事項之平等或不平等。易言之,平等僅是一個抽象的公式,用以衡量一切事項的公平與公正的問題。 2.平等是指基本的人權:此平等係指平等權,亦即指平等的一些基本內容,通常指法典上的一些平等權利。人性尊嚴,不容侵犯,人之所以為人,就因天賦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