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透過美術教育開創潛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術教育最重要的目地並不在於培養專業的畫家人才,而是要培養學生對美感的興趣與態度,同時也培養兒童的個性、思想、情操臻於理想的全面性人格教育。目錄1 一、美學的涵養越早開始越好2 二、欣賞能力的培養3 三、家長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4 四、美術實驗班課程設計重點5 五、美術實驗班設立的必要性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一、美學的涵養越早開始越好國內的第一個美術實驗班是由我創辦於台北市民族國小。當時...
通識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求博求通並強調個人全面發展的全人教育。使學生學習不同領域之基礎概念,而能以不同的知識觀點解釋人類的生活處境,包括自我發展、人文社會、自然世界等面向,並透過這些不同的知識取徑,掌握人類所面臨的重要議題。
幼兒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廣義的包括家庭中的親職教育、生活環境中的生活教育以及幼稚園、托兒所等學校式的教育。狹義的僅指幼稚園、托兒所等學校式的幼兒教育
教育視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行政人員根據教育政策及目標,對教育活動和措施加以觀察、評量和指導,給予輔導和協助,以改進教育的設施或效能。
結構主義的教育思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結構主義1.1 思想淵源1.2 基本理念1.3 教育應用1.4 影響評估 結構主義Deconstruction 思想淵源解構主義之夫德希達(J.Derrida),其在解離既有中心思想,在解構的過程中,將形而上的一切規律及系統,重新予以建構,而在建構的同時,又將其解除,易言之,解構及破壞和重建兼籌並顧的策略性安排。在社會層面,對意義之無限解讀與延伸,在本質層面,訴求挑戰與反權威。在育上應用:(1)尊重多元;(2)反中心教育、反學校化
教育職員免許法〕(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的「免許」是證照的意思,「教育職員的免許」是指公家機構頒給某些特定人士具有教師(日文稱教育職員)資格的證明書,因此〔教育職員免許法〕係為提升及維持教師之素質,而規定之有關教師證書的法令。
  日本的教師證書制度,自一八七四年(明治七年)即已開始,當時是對有意擔任小學教員者,進行學科考試,及格後授予小學訓導(日本對於小學教師之另一稱呼)的證書。後來隨著學校制度的逐漸完備,教師證照制度也經過數次修訂,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證照主義並沒有徹底地實施。
  戰後,日本政府為了確保教師的素質,及明示教師專門能力的客觀統一的標準,乃採取嚴格的證照主義,前於一九四九年制定了證照...
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係由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前身)工業教育學系首任系主任顧柏岩博士等工業職業教育界人士發起,歷時八個月的籌備,於民國四十七年(1958)二月一日在臺北市臺灣師大工教大樓正式成立;以研究工業職業教育學術,促進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及訓練發展為宗旨。其主要任務如下:
1.研究工業職業教育與訓練之理論及技術;2.蒐集與介紹世界主要國家有關工業職業教育與訓練之資料;3.進行工業職業教育與訓練之調查研究、課程設計、教學改進、輔導、評鑑等事項;4.協助教育政策及法令之推行事項;5.舉辦學術講座及研討會;6.接受機關或團體委託辦理有關事項;7.增進與國際有關學術團體...
〔哈比教育改革法案〕(法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哈比教育改革法案〕係指法國教育部長哈比(René Haby)於一九七五年提出的〔初等與中等教育改革法案〕;是繼一九四七年的郎之萬(Paul Langevin)的教育改革後的重要變革。
  在初等教育方面的改革,主要在使學制具有彈性,盡量配合個別差異。原先小學為六歲入學,修業五年;哈比的改革是允許五到七歲皆可入學,這是依照學生的智齡來決定。修業年限亦從五年改為六年,照正常情況是從六到十二歲。另一項特色是禁止留級和允許跳級;在改革前仍有百分之二十的六到八歲學生被留級,這可以說是相當大的改變。
  在中等教育前段,即相當於我國的國中階段,原先為四年,於十五歲結束,現在則順延...
審美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美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瑞希特主張審美教育注重健全人格的培養,在教育的方法上以內在的啟發為主。藝術陶冶則強調技能的學習,在教育的方法上以外在塑造為主。因此,將審美教育和藝術陶冶的概念區分開來。在
管子教育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仲名夷吾,春秋齊潁上人;曾為齊相,開創了春秋五霸的局面,而使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
  管仲的治國政策強調民生為體,法治為用;管仲所主張的任法,是要使人民衣食足,能安居樂業,乃是解決民生問題的辦法。他在〔治國篇〕中指出:「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必倉廩實衣食足後,再立之以法,則國家必臻富強。管仲在〔任法篇〕中強調:「法者,民之父母也。」又說:「法者,天下之至道也,聖君之實用也。」可以概見其以法治國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