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9.92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都賣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人嚴君平在成都以卜筮為生,得錢可自足,即閉簾讀書,著書十餘萬言。見《漢書.卷七二.王吉等傳.序》。後用以比喻隱居自給自足的生活。北周.庾信〈奉和趙王隱士〉詩:「霸陵采樵路,成都賣卜錢。」
伏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捨棄性命。《左傳.成公二年》:「臣,治煩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爭。」《梁書.卷一四.列傳.江淹》:「士有一定之論,女有不易之行。信而見疑,貞而為戮,是以壯夫義士伏死而不顧者,此也。」
2.退隱而窮死。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誘於威重之權,脅於位勢之貴,回面汙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親近於左右,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鄭思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41~1318)字所南,別字憶翁,宋連江人。性剛介,有志操,宋亡,隱居吳下,自稱三外野人,寄情詩畫,善畫墨蘭,平居坐必南向,歲時伏臘,必向南野哭。著有《心史》一書,明崇禎時得自吳中承天寺井中,因封以鐵函,世稱《鐵函心史》或《井中心史》,其中多誌宋亡之痛。
故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秦揚州人召平。秦時封東陵侯,秦亡,隱居青門外種瓜為生。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後比喻恬淡無爭的生活。清.龔自珍〈人月圓.綠珠不愛珊瑚樹〉詞:「綠珠不愛珊瑚樹,情願故侯家。」
葛仙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葛仙米藻科葛仙米藻屬。生長在潮溼土壤表面,地中或水中。植物體由球形的單細胞連成串珠狀的細絲藻,外層以膠質包著。溼潤時開展呈藍綠色,乾燥時卷縮呈灰色。俗傳晉代葛洪隱居缺糧,採以為食,故稱為葛仙米。其可食,又入藥,有解熱、袪痰的作用。
走江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居江湖之間。南朝宋.謝靈運〈會吟行〉:「范蠡走江湖,梅福入城市。」
怨聲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退朝廷的徵用。他曾縱論時弊,建議皇帝應該壓制外戚、罷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沒有受到採納,於是便到漢中隱居起來。這次梁商請他出來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用來形容群眾普遍的怨恨和不滿。
窅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遠的樣子。南朝梁.元帝〈隱居先生陶弘景碑〉:「嶕嶢高棟,窅靄修櫳。」
引經據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歲時便能通曉《春秋》、《論語》。桓帝時,太常趙典薦舉荀爽至孝,拜為郎中。後來為了躲避黨錮之禍,荀爽隱居漢水濱十餘年,專事著述,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書,而有碩儒之稱。黨錮解除之後,司空袁逢薦舉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仍到別人家中弔問喪疾,或者私自為死去的長輩加封諡號,這些行為都是違反禮節的。荀爽便引用典籍裡的記載,來糾正時人錯誤的禮教觀念,雖然沒有完全改變當時人的習俗,也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後來「引經據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引用經書典籍等做為說話、作文的依...
王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25~375)字景略,晉北海(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南)人。少倜儻有大志,隱居華陰山,桓溫伐秦,猛往見,捫蝨而談,旁若無人。後仕前秦苻堅,頗被倚重,秦因而日漸強盛,削平諸國。臨終勸堅勿圖晉,堅不聽,故有淝水之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