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谷口耕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鄭子真不慕官爵,修身自保,躬耕於谷口岩石之下。典出《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序》。後指隱居或隱者的生活。如:「他很嚮往煙波釣叟、谷口耕岩的生涯。」
瀝血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幽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居的期約。《文選.謝靈運.富春渚詩》:「平生協幽期,淪躓困微弱。」南朝梁.沈約〈答沈鱗士書〉:「冀幽期可託,克全素履,與尊賢弋釣泉皋,以慰閉暮。」
嚴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君平,生卒年不詳,漢代人。隱居不仕,在成都卜筮為生,每日得百錢,則閉戶下簾而讀老子。
三徵七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累次徵召。《晉書.卷八八.孝友傳.王裒傳》:「於是隱居教授,三徵七辟皆不就。」
盥耳山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許由不接受帝堯的禪讓,到箕山下農耕,在潁水邊洗耳,以免受汙染。盥耳山棲比喻隱居不作官。《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故士或掩目而淵潛,或盥耳而山棲。」
避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離亂世。《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諸葛瑾》:「諸葛瑾字子瑜,琅邪陽都人也。漢末避亂江東。」《三國演義》第一五回:「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於此。」
引經據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歲時便能通曉《春秋》、《論語》。桓帝時,太常趙典薦舉荀爽至孝,拜為郎中。後來為了躲避黨錮之禍,荀爽隱居漢水濱十餘年,專事著述,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書,而有碩儒之稱。黨錮解除之後,司空袁逢薦舉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仍到別人家中弔問喪疾,或者私自為死去的長輩加封諡號,這些行為都是違反禮節的。荀爽便引用典籍裡的記載,來糾正時人錯誤的禮教觀念,雖然沒有完全改變當時人的習俗,也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後來「引經據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引用經書典籍等做為說話、作文的依...
毀車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棄官隱居。參見「殺馬毀車」條。宋.陸九淵〈與陳倅書〉:「元晦雖有毀車殺馬之說,然勢恐不容一出也。」
逃名晦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姓埋名,不露行跡。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俺逃名晦跡,在這深山裡隱居,真個無是無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