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90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異派同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派雖異,根本同源。唐.賈餗〈揚州華林寺大悲禪師碑銘〉:「慈悲廣大兮妙力無邊,八方度門兮異派同源。」
本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宗曹洞宗祖師之一。唐泉州莆田人,俗姓黃,十九歲出家,後師事洞山良价,並在那裡深得法要,離開良价後,回吉水山說法,將吉水山改名為「曹山」,大振宗風,發揚良价五位君臣的旨趣。曾注《寒山子詩》,有《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二卷行世。
回心改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回心轉意」。見「回心轉意」條。01.《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謝瑞卿也恐怕子瞻一旦富貴,果然謗佛滅僧,也要勸化他回心改念。」 
帶雨拖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拖泥帶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拖泥帶水」原本的意思是身上被泥、水沾汙,不利行動。可用於比喻糾纏牽扯。此義可見於《景德傳燈錄.卷七.蒲州麻谷山寶徹禪師》中記載的一段對答:僧人問寶徹禪師什麼是佛法大意?禪師沒有回答。僧人只好去問石霜禪師,結果石霜禪師回答:「主人勤拳帶累,闍黎拖泥帶水。」這裡「拖泥帶水」是糾纏牽扯,因而無法直探禪的本源之意。另外在《五燈會元.卷三.麻谷寶徹禪師》,也可見到「主人擎拳帶累,闍黎拖泥涉水」這兩句話,只是用字有些不同,其實意思是一樣的,但是這個語義只見於此。後來「拖泥帶水」這句成語,則多用來比喻言辭或行為不乾脆。
戒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隨順戒體,在身、語、意三方面都能遵守戒律的行為。《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中》:「戒行,謂方便修成,順本受體。」唐.李邕〈大照禪師塔銘〉:「心源久寂,戒行彌高。」
逢場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逢場作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逢場作戲」原指江湖賣藝之人到了可以表演的地方就開場,在《景德傳燈錄》中描述鄧隱峰辭別道一禪師禪師問他要去哪裡,他說去石頭大師之處,禪師告訴他:「石頭路滑。」意思是從石頭大師那兒很難學到東西。鄧隱峰卻回答說:「竿木隨身,逢場作戲。」「竿木」是架野臺的木材,江湖藝人隨身攜帶,遇到適合的場地就可以架臺開演,在禪宗語錄中多指悟道不拘時間地點。之後「逢場作戲」又引申出藉著機會遊戲一番。如:宋.蘇軾〈南歌子.日簿花房綻〉詞:「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這闋詞是蘇軾有天帶著歌妓去拜見大通禪師,見大通禪師臉色不悅,便作這首小詩讓歌妓吟唱。其中「逢場作...
千喚萬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再呼喚,頻頻催促。《五燈會元.卷一五.智門祚禪師法嗣》:「口羅舌沸,千喚萬喚,露柱因甚麼不回頭?」也作「千呼萬喚」。
坐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禪師坐禪。《禪林象器箋.第九類.叢軌門.坐堂》:「凡坐禪於僧堂曰坐堂。」
轉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師啟悟弟子時所提的問題,有時問題是由弟子提出反問禪師。《醒世恆言.卷二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老僧今日不說法,不講經,有一轉話,問你大眾,其中有答得的麼?」也稱為「轉語」。
百丈清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懷海禪師所著。唐代禪宗盛行,禪僧住律寺諸多不便,懷海乃別立禪居之制,成為叢林日常行事章則,世稱為「百丈清規」。百丈清規自北宋以來,歷有增訂。現代的通行本為元順帝時德輝、大訢奉敕重修,頒行全國,雖沿用舊名,但與古規已面目全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