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不失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能有失誤。形容絕對有把握。《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五燈會元.卷一三.曹山智炬禪師》:「初問先曹山曰:『古人提持那邊人,學人如何體悉?』山曰:『退步就己,萬不失一。』」也作「萬無失一」、「萬無一失」。
三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斟茶、酒等三次。《景德傳燈錄.卷二二.泉州萬安清運禪師》:「僧曰:『忽遇上客來,將何祗待?』師曰:『飯後三巡茶。』」《水滸傳》第九回:「柴進親自舉盃,把了三巡。」
上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別人弟子、徒弟的美稱。唐.王勃〈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爰有孝恭法師、智開法師、宏嚮法師、寶積闍黎四上人者,並禪師之上足,而法門之領袖也。」也稱為「高足」。
良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807~869)唐代禪師,曹洞宗的創始人之一。俗姓俞,會稽諸暨(今浙江省諸暨縣)人。早年禮五洩山靈默法師披剃。受戒後到處參學,後在雲巖曇晟法師處開悟。唐宣宗大中末年在新豐山教授禪法,後在豫章高安洞山(今江西省宜豐縣)大闡宗風,世稱為「洞山良价」。倡五位君臣說。敕諡悟本,弟子有本寂等。撰有〈寶鏡三昧歌〉、〈玄中銘〉、〈五位君臣頌〉等。
隔靴抓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痒」同「癢」。「隔靴抓痒」即「隔靴搔癢」。見「隔靴搔癢」條。01.《續傳燈錄.卷一二.安福子勝禪師》:「若也揚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俗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常人。相對於僧道而言。宋.蘇軾〈與大覺禪師璉公〉:「又此畫頗以靈異,累有所覺於夢寐,不欲盡談,嫌涉怪爾,以此益不欲於俗家收藏,意只如此。」
法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杜,雍州萬年縣人。為華嚴宗初祖。十八歲出家,從因聖寺僧珍禪師(又稱魏禪師)修習禪法。並在慶州、清河、驪山、三原、武功等地傳法,勸人唸阿彌陀佛,讀誦《華嚴經》。唐貞觀十四年圓寂。關於法順與華嚴宗的關係,除了倡導《華嚴經》外,相傳華嚴宗的要籍《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為其所作,但這說法頗多問題。真正確立法順為華嚴宗初祖地位的,恐怕是因為其弟子智儼對華嚴思想的創見,而被後人推尊。
萬無失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能有失誤。形容極有把握。《五燈會元.卷一七.泐潭善清禪師》:「子誠能如是,心無異緣,六根自靜,默然而究,萬無失一也。」也作「萬不失一」、「萬無一失」。
田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掌管田地的人。《五燈會元.卷一四.石門紹遠禪師》:「襄州石門紹遠禪師,初在石門作田頭。」
打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趕逐。唐.閭邱允〈寒山子詩集序〉:「寒山若來,即負而去。或長廊徐行,叫喚快活,獨言獨笑。時僧遂毀罵打趁,乃駐立撫掌,呵呵大笑。」《景德傳燈錄.卷一五.朗州德山宣鑒禪師》:「雪峰問:『古人斬貓兒意如何?』師乃打趁。卻喚曰:『會麼?』」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