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495 ms
共 4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才被德宗召為諫議大夫。韓愈就在文章中假設有人問:「陽城不是自願要作官的,他不發言也是謹守本分,何必這麼苛責他?」韓愈回答:「自古以來,聖賢之人都不是為了獲取名利與權勢而作官,而是憂慮時局的動盪,哀憐百姓的疾苦。學得了治世之道,不肯獨善其身,總想利用所學,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如果陽城是個賢人的話,就應該知道現在時勢的困頓,為百姓所受的苦難而哀傷,然後盡自己所能去完成改善時局的職責,怎麼可以只顧過自己的安逸生活呢?」後來,文中的「畏天命而悲人窮」演變成「悲天憫人」這句成語,指憂傷時局多變,哀憐百姓疾苦。
|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語本《論語.陽貨》。[例]謠言止於智者,這種道聽塗說的話,何必相信?
|
推心置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蔣士銓《臨川夢》第一二齣:「大人若推心置腹,叟雖衰疾,尚堪一往,管教他下邳兵逃,邯鄲圍解,又何必運神椎,勞朱亥。」
|
功敗垂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況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師回去,以致功敗垂成。」
|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八七.揚雄傳》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又怪屈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山投諸江流以弔屈原,名曰《反離騷》;……其辭曰:……「精瓊靡1>與秋菊兮,將以延夫天年;臨汩羅2>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解扶桑3>之總轡4>兮,縱令之遂奔馳,鸞皇5>騰而不屬兮,豈獨飛廉6>與雲師7>!」 〔注解〕
(1) 瓊靡:玉屑。瓊,美玉。靡,碎屑。
(2) 汩羅:汩羅江,為汩水、羅水合注而成。二水在湖南省湘陰縣東北會合,乃...
|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魏源《魏源集.軍儲篇二》:「官特置局,稅其什之一二,而不立定額,將見銀之出不可思議,稅之入不可勝用,沛乎若泉源,浩乎如江河,何必官為開採,致防得不償失,財不足用乎?」
|
有容乃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度量,能寬容,才能夠成就大業。如:「凡事有容乃大,在這緊要關頭,你又何必與這般人計較!」
|
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道、了解。如:「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說:『如果沒有喪事卻悲傷,憂愁必然接著到來;沒有兵患卻築城,必會被敵人據守。』既然會被敵人據守,又何必完成它呢?擔任官職而不服從君命,是不敬;把敵人可以據守的城池築得堅固,是不忠。一個失去忠敬的臣子,還拿什麼事奉國君?希望您能夠以修養德行的方式來鞏固宗子的地位,又有甚麼城池比得上呢?」士蒍退下後,又感慨地賦詩明志,詩云:「如今國家混亂的情勢,就像破舊狐裘上的毛一樣紛亂,一個國家有了好多位君主,我真不知該聽從誰的命令才好!」典源又見《左傳.宣公十二年》。言楚國與晉國交戰,楚莊王見到晉軍聲勢浩大,本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參力主迎戰,並分析敵情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上任的,不能發布號令。他的副手先縠剛...
|
迂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間接或繞行的方式來接近主要目標。[例]有話可以開門見山的講,何必使用迂迴戰術浪費時間。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