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喻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十分難過,想投火自盡,旁人趕緊把她攔下勸說:「你原本是想救姪子,只因一時慌亂才救成自己的孩子,又何必想不開呢?」婦人說:「話雖如此,但我又怎麼可能挨家挨戶的去解釋,讓全國上下都知道呢?一定會有許多人不了解事情的經過,因而指責我偏心,只救自己的孩子,我以後都要背負這個不義的罪名,還有什麼臉見人?要我再把自己的孩子推回火場,和姪子一起死,我這個做母親的也辦不到,這樣下來,還是只有一死吧!」說完就衝進屋子,葬身火海。在這篇故事中,原作「戶告人曉」,指的是挨家挨戶告訴大家知道。到了北宋的《宣和書譜》,有這麼幾句話:「昔者帝王坐法宮,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萬里朝令夕行,豈家至戶曉也哉?以吾...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袁枚〈與慶晴村都統書〉:「名教中自有樂地,何必見異思遷?」
勉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強迫別人做不願意做的事。如:「他既然執意離去,你又何必要勉強他留下來?」
華而不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虛有其表 相反詞 樸實無華 5.例句 他只不過是華而不實,虛有其表罷了,何必什麼事都要聽他的呢?
膠柱鼓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瑟的弦柱黏住,鼓瑟時就不能調節音調的高低。語本《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比喻頑固而不知變通。《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膠柱鼓瑟,三峽相連,一般樣水,何必定要中峽?」也作「膠柱調瑟」。
見仁見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黃道周《榕壇問業》卷一一:「某云:『中人認得上語,便是上人;上語落在中人,不失中語也。性道文章,隨人略領,見仁見智,何必齊觀!』」
海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彭殤2>同在夢,陶潛3>身世兩相遺4>。一丸五色5>成虛語,石爛松薪6>更莫疑。哆侈不勞文似錦,進趨何必利如錐。錢神任爾知無敵,酒聖於吾亦庶幾。江畔秋光蟾閣鏡,檻前山翠茂陵眉。樽香輕泛數枝菊,簷影斜侵半局棋。休指宦遊論巧拙,祗將愚直禱神祇。三吳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注解〕 (1) 莊叟: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 (2) 彭殤:彭祖、殤子。《莊子.齊物論》:「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彭祖,相傳活了七、八百歲;後世用以比喻長壽。殤子,夭折的孩童。後世用以比喻短壽。 (3) 陶潛:西元356∼...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承禎又被請入宮中,當他再度要求歸返天臺山時,盧藏用指著終南山說:「您要隱居,那裡就是個好地方,何必捨近求遠呢!」司馬承禎知道盧藏用的過去,於是回答:「依我看,那裡應該是求官的捷徑吧!」盧藏用聽出他話中的譏刺意味,不由得感到非常的羞愧。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終南捷徑」,用來比喻可以達到求官、求名、求利的便捷途徑。
名列前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之何敵之?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子姑整軍而經武乎,猶有弱而昧者,何必楚?仲虺有言曰:『取亂侮亡。』兼弱也。〈汋〉曰:『於鑠王師,遵養時晦。』耆昧也。〈武〉曰:『無競惟烈。』撫弱耆昧以務烈所,可也。」彘子曰:「不可。晉所以霸,師武臣力也。今失諸侯,不可謂力。有敵而不從,不可謂武。由我失霸,不如死。且成師以出,聞敵彊而退,非夫也。命有軍師,而卒以非夫,唯群子能,我弗為也。」以中軍佐濟。 〔注解〕 (1) 蒍敖:孫叔敖,春秋楚人,生卒年不詳。蒍賈之子。兒時於路上見兩頭蛇,聞人言,見此蛇者必死,自以為將死,而恐後人見之又死,乃殺而埋之。及長,性恭儉,代虞丘為楚相,...
一見如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六回:「你大哥是個爽快人,咱們既然一見如故,應該要借杯酒敘敘,又何必推辭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