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25.2539 ms
您是否想查詢 作偽 作為 坐位 座位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唾手可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代,群雄並起,公孫瓚據有冀州,與袁紹對峙,情勢本大有可為。但在一連串的戰爭之中,公孫瓚敗多勝少,原本的雄心壯志逐漸地消磨殆盡,於是興起了避世的念頭。公孫瓚找到了易守難攻的易京做為據點,將之建築成堅不可摧的堡壘。他先在堡壘的外圍挖掘了十道塹壕,又在其內填起多座高大的土丘,土丘之上再建築高樓,自己便住在當中最堅固、高大的高樓之內。他又在堡壘之中儲存了三百萬斛的米糧,打算休養生息,直到天下大勢底定。有人問公孫瓚為何如此時,他回答說:「當初我以為平定天下,唾掌可決。從今日的形勢看來,並非如此。不妨暫時退守,以待時機。」可惜公孫瓚消極守成的想法,反而讓他忘記了進取之心,加上他親近小人,無法任用賢能...
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制霍氏,那麼朝廷也就不必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了。」宣帝看了奏摺,覺得很有道理,就下令賜給徐福財帛官爵,做為獎勵。後來「焦頭爛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做事陷入十分狼狽窘迫的困境或犧牲慘重。
指日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教學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學的段考。它的目的,對教師而言是藉此獲得教學歷程中連續性的回饋,隨時知道學生們學習的成敗情形,據以做為隨時修正自己教學策略的參考。2.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evaluation):是用於教學結束後的評量,在性質上相當於現在中小學所舉行的期末考試。它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在教學目標之下,檢查學生一學期的學業成長達到什麼程度,據以判斷教學效果的得失。其二是根據總結性評量的結果,評定學生的學業成就,並將評定結果通知學生家長,讓他們知道其子女在校學習的情形。(二)常模參照評量與標準參照評量1.常模參照評量(norm-re...
回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業上的文字。教師批閱學生作業時,不宜只對作業的正確或錯誤做出標示。宜在學生的作業上寫幾句簡單的話,做為回饋。針對學生希望得到教師回饋的心理,教師在學生作業做文字回饋時,宜遵守兩個原則:其一,對作業表現優異的學生,以稱讚的方式給予肯定,藉以維持其學習動機。其二,對作業表現較差的學生,避免只寫消極的批評,而應寫些鼓勵的話語。為教師者給予學生的文字回饋,有時會對學生產生出乎教師想像的心理作用。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回饋英文關鍵字:feedback 參考資料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2013年二版,頁421-4...
以身作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自己的言行舉止做為他人的榜樣。[例]父母教育子女應該以身作則,言教與身教並重。
無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可奈何」這句成語指的是毫無辦法或沒有辦法可想的意思。典源出自於《戰國策.燕策三》。戰國末期,秦國勢力強盛,不斷出兵侵佔其他國家的領土。當時燕國是一個地處東北方的弱小國家,最初,燕王為了與秦國友好,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為人質,在秦國,太子丹受到很差的待遇。太子丹逃回燕國後,為了抵抗秦國的侵略,同時也為了報仇,便經人介紹認識了荊軻,請他作刺客,到秦國刺殺秦王。由於荊軻遲遲不出發,太子丹便催他趕快上路,荊軻說:「就算我到了秦國,秦王也不會見我啊!除非我能帶著樊於期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前往,也許就有機會見到秦王。」樊於期本是秦國的將領,因為得罪秦王,逃到燕國,秦王懸賞千金要他的腦袋。太子丹聽了說:「樊...
塑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他們只要能寫出段落內容就可以了。後來,要有正確的文法和標點符號,才能獲得增強。最後,可以加上拼字做為成功的標準。在每個階段,學生都很可能獲得增強。最後,可以加上拼字做為成功的標準。在每個階段,學生都很可能獲得增強,因為增強的標準是在學生能力範圍內。請記住這個原則:要增強那些在學生能力範圍內且有助於他們更接近目標的行為。 關鍵字中文: 塑造英文: Shape 參考書目Robert E. Slavin(2005)。教育心理學,頁180。台灣培生教育...
千里鵝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陽修(西元1007∼1072),字永叔,晚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宋廬陵人。工詩、詞、散文,所作文章,為世所重,是當時文壇領袖。有一次歐陽修收到朋友梅聖俞送來的一包銀杏,便寫了一首詩答謝他。詩中用千里迢迢送來一根鵝毛做為比喻,表示銀杏雖然不是多麼珍貴的禮物,但因為是朋友的一片心意,所以彌足珍貴。又由此發出感慨︰卑微的禮物雖然會因為致贈者的心意而顯得貴重;賢人卻沒有因為他的才能而得到重視,反而被輕視捨棄。後來「千里鵝毛」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禮物雖輕但情意深重。在明朝徐渭所著的《路史》中,另外記載了一個跟「千里鵝毛」有關的故事。傳說在唐朝的時候,雲南的藩屬進貢了一隻天鵝,護送天鵝...
路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二者都讓國家出現了「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 例句一個國家的治安應以「道不拾遺」做為理想的目標,以及努力的方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