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56 ms
共 18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斷面模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受彎矩發生彎曲變形,而梁發生最大張應力與壓應力為離中立軸最遠之處,其距離分別為c1及c2,如圖所示,則其最大應力分別為:
式中S1=I/C1,則S2=I/C2,為面積慣性矩除以距中立軸之最大距離,則S1及S2稱為此斷面之斷面模數,如對Z軸對稱則S1=S2=S。如矩形斷面其寬為b,高為h之梁,則I=bh3/12S=bh2/6。如圓斷面其直徑為d之梁則: |
一模一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型完全一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蓋因各父母所生,千支萬派,那能夠一模一樣的?」《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今日抬頭一看,卻見他黃著臉,禿著頭,就和前日夢裡揪他的師姑一模一樣。」
|
規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格局、制度。《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那泰伯祠的事,已有個規模了。」
2.派頭、排場。《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那越客是豪奢公子,規模不小,坐了一號大座船,滿載行李輜重。」
|
三合充實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模式是由美國學者阮祖里(J.S. Renzulli)所倡導的資賦優異學生教學策略之一。
針對天賦特別優異的學生,學校通常採取加速或充實的策略教學。加速旨在以較短的時間讀完同級兒童應修的課程,以縮短學習年限。充實不強調加速完成課業,重在提供更多(加廣)、更難(加深)的教材,以期達到比普通兒童學得更多的目標。三合充實教學模式,即是充實教學策略之一。 阮祖里強調,資優兒童的教育貴能培育他們運用適當的探究方法,有效地研究實際問題或專題,並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或策略。因此三合充實式教學模式,設計提出三級充實的活動內容或類型。圖示如下: 第... |
模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仿。如:「他善於模擬各種鳥獸的聲音。」也作「摹擬」。
|
理性決策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性決策模式目錄1 由來2 過程3 此模式之優劣3.1 優點3.2 缺點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由來理性模式係由古典經濟學家所提倡,後來被公共政策學者所定義,認為一個理性模式應包含六種過程,在此六項過程中,強調人類是理性的動物,本著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再做決定,在收尋完善資訊過後,才會做出最妥當的決定。...
|
健康信念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健康信念模式是一九五○年代由郝克保(Hochbaum)及羅森斯托克(Rosenstock)等社會心理學家,應用勒溫(K. Lewin)「場地論」(field theory)的概念,整合彼此的研究結果,所建構的一套適用於解釋民眾預防性健康行為的理論模式。一九七○年代柯特(Kircht)將它應用於人們對疾病症狀的反應;同時期,貝克爾(Becker)也用以解釋人們遵從醫囑的行為。綜合來說,這個模式三十年來曾廣泛的用以預測及解釋衛生相關的行為。
健康信念模式的重要元素包括: 1.自覺罹患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指個人對罹患疾病之可能性的主... |
模棱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含糊、不明確的意見、態度或主張等。參見「摸稜兩可」條。《明史.卷二○八.余珊傳》:「飾六藝以文奸言,假周官而奪漢政。堅白異同,模棱兩可。」
|
問題導向學習模式(Problem-based_Learning_Mode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2 問題導向學習之內涵3 問題導向學習之理論基礎與學習模式4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設計 起源問題導向學習始於1950年代美國的Case Western大學及1960年代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學 (Barrows & Tamblyn, 1980),立基於發現學習 (discovery learning) 與個案研究 (case-study) 之根基上,為學習者開創了更適切的學習目標,並在1970到1980年間漸漸推廣到其他國家。且其應用的範圍很廣,舉凡商業、法律、教育、土木工程、倫理課程等,幾乎無所不包...
|
常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普通的規模。晉.左思〈吳都賦〉:「弘舸連舳,巨檻接艫,飛雲蓋海,制非常模。」
2.有代表性的樣本在某一測驗上的平均表現。可作為評定、解釋測驗結果的依據。如:「年齡常模」、「年級常模」。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