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71.6202 ms
共 18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草根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改革模式中有種「草根模式」(Bottom-up Model)的課程改革模式,因為由上而下的課程改革模式無法滿足個殊學校、教師與學生的需求,更剝奪了師生參與課程決定的責任與空間,政府的課程改革常常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局面,使課程改革無法真正的落實。草根 |
科層體制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層體制模式」係依據韋伯(Max Weber)科層體制的理念,所發展出來之學術組織的統治方式。此模式強調統治行為具有理性的、層級化的、程式化的、例行化的本質。在此模式下,領導者位於權力金字塔的頂端,部屬視其為英雄人物,並期望他對組織有豐富的專門技術知識與解決問題的獨特技能。他的主要任務在評估問題、選擇變通方案及作合理的決定。所以領導者常採用科學管理的方法如目標管理以管理學校,企圖提升學術組織的統治效率。
「科層體制模式」係由巴瑞基(J. Victor Baldridge)等人發展而成。巴瑞基等人認為學術的組織(學院和大學)和傳統的科層組織(政府機關、工業界),無論從目標、服... |
情境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境模式乃勞頓(Denis Lawton)和史克北(M. Skilbeck)所倡導的課程發展模式,其主要的特點在於強調教育與其所處社會的文化情境和環境背景間之關係,認為教育不是處於社會的真空當中。基於此種認識,此模式特別強調課程設計或發展的核心要務,在於對學校所處社會情境和文化因素之深入分析。
勞頓於〔階級、文化和課程〕(Class, Culture and the Curriculum, 1975)一書中,以附圖來說明課程規劃的步驟。 從其步驟流程看來,勞頓認為設計課程時,首先須以哲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分析教育所處社會情境的文化材,分析文化裡的... |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1.1 「前導組織體」的功能1.2 「前導組織體」的撰寫與呈現方式1.3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結構1.4 中英文關鍵字1.5 參考資料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 「前導組織體」為Ausubel於1962年提出,他將之定義為「於教學前提出之一個比學習材料具有較高抽象性、涵蓋性的介紹性材料(涂綺穗,1999)。」在學生學習新概念形成新知識時,首先會用自己既...
|
教師效能訓練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效能訓練模式(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T. Gordon 是一個臨床心理學家,也是「教師效能訓練」的創立者,深受C.Rogers 人本主義理論影響。Gordon 指出在教室裡有兩種人與人的溝通問題常常出現,如何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做回應,以及如何在教師出現問題時做回應,此模式可以提供教師參考,以做最適合的選擇(Tauber,2007)。此種模
|
漸進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漸進模式目錄1 理論原則2 漸進模式特點3 漸進模式的弊端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理論原則 漸進模式係由美國林布隆學者所提出,認為決定是透過參與決定者的社會互動所形成,此互動的過程是動態的,彼此互相調整與調適,進而達到漸進的過程,當然其中漸進的方式必須顧慮到現實的限制,參與者的意願,還有決定者的理性思...
|
大模大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大方方,態度自然。《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方巾白鬚,大模大樣,見四位進來,慢慢立起身。」
2.態度傲慢的樣子。《紅樓夢》第二○回:「這會子我來了,你大模大樣的躺在炕上,見我來也不理一理。」《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把門人大模大樣的說道:『你為什麼不在官廳上候傳?』」也作「大大咧咧」。
|
問題導向學習模式(Problem-based_Learning_Mode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2 問題導向學習之內涵3 問題導向學習之理論基礎與學習模式4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設計 起源問題導向學習始於1950年代美國的Case Western大學及1960年代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學 (Barrows & Tamblyn, 1980),立基於發現學習 (discovery learning) 與個案研究 (case-study) 之根基上,為學習者開創了更適切的學習目標,並在1970到1980年間漸漸推廣到其他國家。且其應用的範圍很廣,舉凡商業、法律、教育、土木工程、倫理課程等,幾乎無所不包...
|
模範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德、智、體、群、美五育成績皆到達一定標準的學生代表中,推選出更優秀的學生,稱為「模範生」。如:「這次的校內模範生選舉,要從二十位中選出三位模範生,競爭滿激烈的!」
|
健康信念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健康信念模式是一九五○年代由郝克保(Hochbaum)及羅森斯托克(Rosenstock)等社會心理學家,應用勒溫(K. Lewin)「場地論」(field theory)的概念,整合彼此的研究結果,所建構的一套適用於解釋民眾預防性健康行為的理論模式。一九七○年代柯特(Kircht)將它應用於人們對疾病症狀的反應;同時期,貝克爾(Becker)也用以解釋人們遵從醫囑的行為。綜合來說,這個模式三十年來曾廣泛的用以預測及解釋衛生相關的行為。
健康信念模式的重要元素包括: 1.自覺罹患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指個人對罹患疾病之可能性的主...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