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糜糜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頹廢、色情、低級趣味的樂。也作「靡靡之」、「靡靡之樂」。
希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大最美的聲是無聲之。引申人為創作的樂破壞了聲的完美。《老子》第四一章:「大器晚成,大希聲,大象無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振動體所發出聲的頻率,最低頻率之為基,即第一諧。其餘頻率為基整數倍者,依次稱為第二諧、第三諧、……等。除基之外的諧也稱為「泛」。
2.字詞的相同或相近。如涼、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的讀。如:「字正確」。
符號教學口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號教學口訣文/林榮勤注符號是引領孩子進入知識殿堂的鑰匙,是孩子探索各種知識的必備工具。孩子踏入校園,先從工具學起﹔學好注符號,不但能讓孩子跨出成功的第一步,也會讓孩子充滿自信、愈學愈起勁。以下為筆者就學生學習注符號容易混淆的部分,編成簡單、明瞭、好記的口訣,供教師同人參考。※「ㄅ字加撇變成...
傳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噪極度擾人。如:「那工廠的噪就像魔傳腦般,令人快發瘋了。」
2.諷刺人的聲調尖銳或嘮叨不已。如:「這小孩在飛機上哭鬧了好一陣子,同機旅客歷經了一場魔傳腦的震撼之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發出聲。也用於指發出語或樂。如:「發清楚正確,是播員的基本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振動或說話時所發出的聲響。《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張飛見嚴顏聲雄壯,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階叱退左右。」《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我打從學堂門口過,聽見念書的聲好聽。」
空谷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徐无鬼》:「夫逃虛空者,聞人足跫然而喜矣。」比喻難得的人物或言論。《醒世姻緣傳》第三一回:「這就是十位舉人中的空谷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聲波的頻率及強弱變化雜亂無規律,聽起來令人感覺不悅。另聲響度超過法定標準也稱為噪
2.嘈雜、刺耳的聲。如:「都市裡的噪常是造成人們重聽的主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