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主虞而安,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姦臣,下無侵爭,世無刑民,故一人之治亂在其心,一國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論語.子路》。
(2) 惠王:本文所提「七主」,唯獨此處作「王」,疑為「主」之誤。
(3) 振主:擅作威福的暴君。
(4) 錯:通「措」,安置。
(5) :通「悟」,覺悟。〔參考資料〕 《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
|
聽天由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憑天意及命運而自然發展。《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事情到了這個場中,只好聽天由命了。」《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我教你個好法子,你拿手絹子把眼挴上,死活存亡,聽天由命去罷。」
|
殺身成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唐.李德裕〈三良論〉:「自周漢迄於巨唐,殺身成仁,代有髦傑,莫不顯一身之義烈,未有繫一國之存亡。」
|
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陽。相對於「陰」。《史記.卷一.五帝本紀》:「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
|
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一舉兩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戰必敗。敗,王起兵救之,有救齊之利,而無伐楚之害。計聽知覆逆者,唯王可也。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計失而聽過,能有國者寡也。故曰:『計有一二者難悖也,聽無失本末者難惑。』」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東觀漢記.卷八.耿弇列傳》。
(2) 諍:音ㄓㄥ,競爭、爭執。
(3) 戾蟲:凶狠暴烈的動物。戾,音ㄌ|ˋ。
(4) 甘餌:美味而誘人的食物。 ◎2《戰國策.秦策一》司馬錯曰:「……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
|
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分明、辨明。如:「存亡未判」。宋.蘇洵〈六國論〉:「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
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衰敗、毀壞。《孟子.離婁上》:「其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
|
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根本。《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萬物不同,而用之於人異也,此治亂存亡死生之原。」漢.王符《潛夫論.務本》:「游業末事以收民利,此貧邦之原也。」
|
擔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負責、承當。[例]這個決策攸關公司存亡,萬一出了差錯我可擔待不起。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