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精粹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in,2004) 精粹主義v.s永恆主義  精粹主義與永恆主義一致主張恢復基本學科為教育過程中心,強調心智的訓練,並且以教師為中心,但相異之處可歸類為以下四點(Allan C.Ornstein,2004;黃政傑,2000):永恆主義者注重古典學科,精粹主義者更願意納入現代學科。偉大的經典不只有永恆的真理,精粹主義者認為閱讀經典是因為經典有使我們適應現實的道理,吸收了某部份進步主義的觀點。精粹主義論者認為社會文化遺產中有精有蕪,而精緻的、具有真正的價值者,並不隨時間的消逝而湮滅,反而會因時間的久遠而愈能顯出其真切的意義來...
井然有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篇主要在論述大儒對於當世的作用,另外還論述了聖人、君子、勁士、雅儒、小儒、俗儒等幾類人的德行,並且強調學習與法度的重要。一個人能夠清清楚楚地做事有次序、有條理,端莊肅穆地使自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組活動才算完成。2.答案單:提供作業單的解答,在小組討論後由教師分發給各小組自行訂正,並自我檢討,強調立即回饋的效果。3.小考測驗卷:在每單元結束後,教師立即進行小考測驗,由同學自己作答。測驗分數不僅影響個人成績,亦會影響小組得分,為了在測驗上有良好表現,個人在小組討論並練習作業單時應力求瞭解,不懂之地方立即請益同學。4.觀察表:主要用來了解學生在小組學習時,利用合作技巧的情形。觀察表上所要觀察的技巧可由教師依學生的合作技巧能力加以決定。5.小組總分單:用以記錄各組學生進步分數之情形。 二、決定基本分數基本分數是指能代...
多元文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背景,教師也要發展不同教學方式來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由於不是每人都相信多元文化的價值,有人認為過分強調族群,不容易建立國家認同。而且族群文化和語言過於複雜,不容易能夠在學校有限的課程中融入教學,難以對各個族群介紹的全面。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多元文化教育起源於1960美國掀起的族群改革運動,其訴求為反抗主流文化的霸權及制裁,要求正視多元文化問題,並解決制度壓迫及不均等等問題。 何為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教育改革運動,透過持續不斷的課程改革和其他的教育改革途徑,除了教導學生熟悉並認同自身的文化,使且能夠自尊自信,亦...
步步為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步為營」是指軍隊前進,每一段落,即設立據點,以防敵人攻擊。「步步」就是每一步,強調小心謹慎的態度。這句成語原本是種用兵之法,可以在《三國演義》第七一回看到例子。這一回的情節寫到:魏國與蜀國彼此交戰數次,互有勝敗。在一次戰役中,蜀軍派黃忠及法正駐守於天蕩山,打算攻取定軍山,且劉備親自領兵欲攻下漢中;而曹軍方面,則派了夏侯淵、張郃應戰,曹操也親自出兵征討劉備。在黃忠和法正屯兵於定軍山口時,數次向夏侯淵挑戰,但夏侯淵一直堅守不出。有一天,士兵通報黃忠,說曹兵下山來挑釁,黃忠欲出兵迎戰,部將陳式則自告奮勇,願意出兵抵擋。於是陳式領兵出山口,與曹兵夏侯尚交戰,沒多久,夏侯尚詐敗而逃,陳式繼續追討,到...
口誅筆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岱,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張岱不僅長於文學,且長於史學,重要的著作是《石匱書》。此書張岱寫了近五十年才脫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過此書的大老認為,《石匱書》雖然寫得很好,但是沒有順應潮流擁戴東林學派,恐怕不合時宜,張岱心中十分不服,在〈與李硯翁〉的信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他認為,有健全的輿論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什麼要常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老奸巨猾的人...
臨渴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渴掘井」原作「渴而穿井」。《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內容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兩部分。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也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這篇〈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強調人應依據四時陰陽調整作息以養生的重要性,闡明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順應節氣就不會生重病,是養生的方法,如果等到病根生成才治療,亂象已成才治理疏通,就像口渴了才挖井取水,要打仗了才鑄造兵器,這樣豈不是太晚了!後來「臨渴掘井」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渴而穿井」演變而來,用來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為時已晚。另外在《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也記載一則故事:春秋魯昭公逃離自己的國家投奔齊國,齊景公問他原因時,他說:...
金蟬脫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逃之夭夭,溜之大吉辨似: 「金蟬脫殼」及「逃之夭夭」都有逃脫的意思。 「金蟬脫殼」特別強調是用計逃脫;「逃之夭夭」則僅有逃脫之義。 金蟬脫殼 逃之夭夭 辨似例句 ○ ㄨ 凶手巧使~之計,讓追捕他的人撲了個空。 ㄨ ○ 賭徒一聽到警察來了,馬上抱頭鼠竄,~。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學是漢代主要的學術思想,卻一直存在著今文經和古文經之間的論爭。在東漢章帝時,曾召集當時許多著名的博士、儒生在白虎觀論辨異同。會後,班固把討論成果集結成《白虎通》一書。〈三教篇〉指出「夏人之王教以忠」、「殷人之王教以敬」、「周人之王教以文」。並強調「教」,即是讓在下位者有所倣效,也就是在上位者怎麼做,在下位者就跟著怎麼做。所以《孝經》、《論語》等經書都指出「教」對於化育人民的重要。《詩經》則更明確的說到,在上位者之所以教導在下位者,目的就是要人民跟著效法。後來「上行下效」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指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在漢代劉向所編纂的《說苑》一書裡,〈君道〉篇剛好載錄...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布魯納1.1 認知表徵理論1.1.1 認知表徵發展三階段1.1.2 螺旋式課程1.1.3 教學理論四項原則1.2 敘事研究1.3 參考資料 布魯納     布魯納(J. S. Bruner,1915年10月1日-),美國心理學家,他的貢獻在於教育心理學中的認知學習理論。他強調學習時,結構(structure)的重要性,認為教材的結構與學生的認知結構必須互相配合。他提倡發現學習(learning by discovery),鼓勵學生個人自己去思考、比較、對照、運用各種策略,以發現教材所含的重要概念。他的理論深深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