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台灣野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有發達的盲腸可以消化植物纖維,是典型的草食性動物。牠們幾乎攝食所有植物中的嫩芽和嫩葉,但更喜歡富含澱粉的甘藷,所吃的植物包含了菜園內的各式蔬果、林區內的樹苗、河邊莎草科植物以及山間的各種野草。(在活動覓食的區域內,可以看到離地15至30公分處有許多嫩葉及芽被啃咬的痕跡) (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台灣野兔英文關鍵字: Formosan hare 參考書目註1: 大不列顛動物百科,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75。註2: 台灣哺乳動物,邢偉廉著,徐偉繪圖,天下文化出版社,2008,頁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機化合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為多羥醛或多羥酮和其衍生物或聚合物。依其複雜程度,一般可分為單醣、雙醣、寡醣和多醣。為人體產生熱能的主要物質。如葡萄糖、蔗糖、乳糖、澱粉等。
馬鈴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茄科茄屬,多年生草本。原產於南美智利。地上莖高六十至七十公分,羽狀複葉;夏日,梢上抽花梗,聚繖花序繖房狀頂生,花冠輻形,五裂,白色或淡紫色。地下塊莖也稱為「馬鈴薯」,形圓如馬鈴,含豐富澱粉,味甘美,歐美人以為主要食物,也作蔬菜佐食。也稱為「山藥蛋」、「洋芋」。
原生生物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動物特徵是不具細胞壁、有眼點能感光、有鞭毛能游動;其植物特徵是有葉綠素能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和儲存澱粉。(註2) 黏菌黏菌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常出現在腐爛的木頭或枯枝落葉上。其變形體具多核,但無細胞壁,爬行時像一團黏液,做變形蟲運動,能行吞噬作用,其子實體則具有厚壁的孢子,兼具了動植物的特徵。(註2) 金黃藻類主要分布在溫帶的淡水和海水中,包含了黃綠藻、金黃藻等。它們除了有葉綠素外,更富含其他色素,故顏色較偏黃色或橙色。其中矽藻不具鞭毛,細胞壁是由兩個矽質外殼上下合成,殼上有許多細緻的花紋和小孔。當個體死亡後,堅硬的外...
米食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鋼」,道盡了米飯營養和強身的價值。根據營養專家表示,米的營養完整且均衡,含有約73~77%醣質(即澱粉),是供給人體熱量的最大來源,其次為蛋白質約7%,脂質約1.5~2%,其他如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B群等均相當豐富。亦即以米為主食者,可攝取醣質供應其熱量,並有優質的蛋白質,再配合纖維、礦物質與維生素,以促進消化與代謝。況且米飯尚有降低血清膽固醇,能抑制人體脂質含量上升的效用,攝取米飯飲食較不會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及肥胖症,因此,專家推薦「吃飯配菜」是營養均衡的膳食習慣。近年來,國人受西方速食文化及社會經濟地位提升的影響,海...
口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口腔(oral cavity)1.1 牙齒1.2 舌1.3 口腔癌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口腔(oral cavity)由上顎、下顎、唇、頰等所構成的一個空腔,內有舌和牙齒。人的消化系統始於口腔,食物經牙齒磨碎後,經唾液的潤滑,便於吞嚥,唾液中的澱粉酶可分解澱粉為麥芽糖;舌頭可以幫助咀嚼和吞嚥,而唾液由唾腺分泌,其開口位於口腔。(註1) 牙齒牙齒可分為門齒、犬齒、大臼齒、小臼齒。用於撕裂、咬斷、研磨食物,幼兒時期有牙齒20顆,稱為乳...
在來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稻米類型之一。屬於秈稻型的稻米。臺灣早期由中國大陸引入秈稻品種,日治時代由日本人引進粳稻品種。為了區別起見,改良後的秈稻品種稱作「在來米」;改良後的粳稻品種則稱作「蓬萊米」(hông-lâi-bí)。
洋芋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馬鈴薯切成薄片,泡水去除表面澱粉後,油炸做成的食品。
醣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碳水化合物,包括醣、澱粉及纖維素等。由光合作用合成,廣泛的存於動植物體中,為細胞之構成要素,是動植物能量的來源。依其結構的繁簡,大致可分為單醣類、雙醣類、多醣類三種。
葛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豆科葛屬,多年生蔓草。莖長十公尺以上。三出複葉互生。腋生總狀花序,秋季密生紫紅色蝶形花。莢果長六至九公分,被褐色硬毛。根肥大,供製澱粉及藥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