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坐井觀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文學家韓愈曾經寫了一篇〈原道〉的文章,來說明儒家道的原義,藉此來駁斥老子崇尚虛無的道。他在文章中首先就「仁、義、道、德」的內涵下個定義:仁就是博愛的精神;義就是對的行為;循一定原則去做就是道;充實於內心,不假外求的本性就是德。仁和義的標準是不變的,道和德的解說則會因角度不同而有所差異。就如老子也講道德,但他所說的道德是拋棄仁和義的,這只是種個人的說法,不能像儒家的道德,能成為天下的公論。至於老子會對仁義有所輕視,倒也不是老子故意要去毀謗,那是因為老子像坐在井底,所看到的天自然就小了。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坐井觀天」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眼界狹小,見識不廣。
一心一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二,不見廢棄,頗亦遭明達君子亮其本心;若不見亮,使人刳心著地,正與數斤肉相似,何足有所明,故終不自解說。程征北功名宿著,在僕前甚多,有人出征北乎!若令下官事無大小,咨2>而後行,則非上司彈繩3>之意;若咨而不從,又非上下相順之宜。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殺胡之事,天下謂之是邪,是僕諧也;呼為非邪,僕自受之,無所怨咎。程征北明之亦善,不明之亦善,諸君子自共為其心耳,不在僕言也。」喜於是遂深文劾恕。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 (2) 咨:徵詢;商量。 (3) 彈繩:木匠彈繩墨以取直。比喻定下準則。〔參考資料〕 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
另起爐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放過去,不要起爐作竈(灶)」的說法,意思是說看到道理弄不清楚的,寧可放過不理,也不要自以為是,自創解說。至於「另起爐灶」的用法,如《歧路燈》第一○八回:「姑太太道:『衙門甚為便宜,何必遷移?』撫臺道:『非是我好另起爐灶,只為那邊侄子親迎,有許多不便處。』」說的是撫臺大人因為不便在衙門為晚輩辦喜事,所以另外租了個大宅院為公館,所以稱「另起爐灶」。在《鏡花緣》第一四回提到無腸國有些富家收集排泄物反覆供下人食用,一直到實在無法下嚥了,才重新換過,所以也用了「另起爐灶」。這句成語今多用來指另立門戶,或捨棄舊事物,重新來過。
九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同流合汙。《六臣註文選》中的劉良注語中,就用「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來解說這個意思。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歷經極多、極大的危險而倖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
事在人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國後任用文種、范蠡為相,臥薪嘗膽,立志復仇,一雪亡國的恥辱。范蠡替他找來一位擅長射箭的楚國人,名叫陳音。越王聽完陳音解說關於射箭的道理後很滿意,希望陳音能把這番道理傳授給越國士兵。陳音回答說:「道理是天生的,不是人人能懂的;但事情的成功與否卻決定於人。只要用心學習,沒有學不好的。」後來「事在人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情的成功與否決定於人的努力。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被冠以「弒君」的罪名呢?劉知幾認為公羊高是為了彰顯同是孔子門人的樂正子春的德行,所以扭曲事實加以解說,例子舉得不對,罪名也定得太過牽強,沒有達到原本彰顯樂正子春孝行的用意,反而變得十分可笑。後來「不倫不類」這句成語,就從劉知幾《史通》中的「編次不倫,比喻非類」演變成,用來形容事物不成體統。
言之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人〉是《易經》的第三十七卦,指一家之人,卦形為火下風上(䷤),取風由火出,人人各守其職之義。象辭的解說為:「風由火而生出,是〈家人〉這一卦的象徵。因此君子講話的內容必定實在,不會說空泛無益的話,做事也能持續不斷,不會半途而廢。」後來「言之有物」這句成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言論或文章有根據、有內容。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毛公毛萇所傳。現存的《毛詩》每篇都有一個題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現在一般都認為解說文字除少數幾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詩序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古人作詩、寫文章用典都愛用裡面的解釋。鄭振鐸認為《毛詩序》最大的壞處在於穿鑿附會鄭振鐸引用《朱子語類》卷八十之說:“大率古人作詩,與今人作詩一般。其間亦自有感物道情,吟詠情性。幾時盡是譏刺他人。衹緣序者立例,篇篇要作美刺說,將詩人意思穿鑿壞了。”。清朝力主恢復毛、鄭之學,閻若璩作《毛朱詩說》,毛奇齡作《白鷺洲主客說詩》,陳啓源作《毛詩稽古編》,用意在...
囫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籠統含糊。《朱子語類.卷三四.論語.述而篇》:「道理也是一個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老莊所謂恍惚者。」《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沒得解說,只囫圇說一句『救荒無奇策』罷了。」也作「鶻淪」。
三申五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來,完全沒有依令行動。孫武就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這是將官的過失。」於是孫武再將剛才的命令詳細解說一次,接著又擊鼓發出號令。但是女兵仍然大笑,沒有依令行動。孫武便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是將官的過失;既然命令已經解釋清楚,卻仍不肯聽令,這就是隊長和士兵們的錯了。」於是孫武命令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本來只是好玩,沒想到孫武竟然真的要斬他的愛姬,嚇得連忙下令阻止,說:「我剛才只是想試試先生的能力,現在我已經知道先生真的很會帶兵,就請先生不要將我的愛姬斬首吧!」孫武卻回答:「我既然已經受命為將領,將領身在軍隊中,就無法完全聽從國君的命令。」仍舊斬了兩個隊長,以收儆戒之效。之後女兵們便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