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事是「造字法」,會意、形聲是「組字法」,轉注、假借是「用字法」。目錄1 六書的歷史2 六種構造條例解說2.1 像形2.2 指事2.3 形聲2.4 會意2.5 轉注2.5.1 「形轉說」2.5.2 「義轉說」2.5.3 「音轉說」2.5.4 「與轉注有關的兩個問題」2.6 假借3 六書的運用4 六書的現代意義5 「六書」不足之處6 資料來源7 相關教學資源 六書的歷史「六書」這一名稱,最早見於《周禮.地官.保氏》,由此可知六書學說的出現不會遲於戰國末年(唐蘭《中國文字學》,1949,p.67)。但六書何所指,《周禮》並無...
三令五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來,完全沒有依令行動。孫武就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這是將官的過失。」於是孫武再將剛才的命令詳細解說一次,接著又擊鼓發出號令。但是女兵仍然大笑,沒有依令行動。孫武便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是將官的過失;既然命令已經解釋清楚,卻仍不肯聽令,這就是隊長和士兵們的錯了。」於是孫武命令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本來只是好玩,沒想到孫武竟然真的要斬他的愛姬,嚇得連忙下令阻止,說:「我剛才只是想試試先生的能力,現在我已經知道先生真的很會帶兵,就請先生不要將我的愛姬斬首吧!」孫武卻回答:「我既然已經受命為將領,將領身在軍隊中,就無法完全聽從國君的命令。」仍舊斬了兩個隊長,以收儆戒之效。之後女兵們便完...
詮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解說
深入淺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淺顯易懂的文辭,表達深刻的道理。[例]他深入淺出的解說方式,使原來難懂的問題變成容易多了。
充耳不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期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中國文學總集之祖。鄭玄是東漢著名的經學家,治學以古文經說為主,兼採今文經,遍注群經,成為漢代經學之集大成者。鄭玄解說《詩經》,宗於《毛傳》,如果《毛傳》講得不明確、太簡略,鄭氏便加以補充發揮,或者提出自己的見解。為了不和《毛傳》原有注文相混,便稱為「箋」,好像今天人讀書有自己意見時,寫在一張紙條黏在書上的「箋識」。《詩經.邶風.旄丘》這篇詩是在抗議衛國君臣對避難來衛的黎國君民不理不睬。鄭玄對這裡「叔兮伯兮,褎如充耳」的解說較為清楚,大意是說:「叔、伯這些衛國君臣,穿得很華麗...
少不更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王敦乘機起兵篡奪政權。據《晉書.卷六九.周顗列傳》載,當時朝中的一位大臣溫嶠(ㄐㄧㄠˋ)為王敦辯解說:「王大將軍會這樣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周顗(ㄧˇ)則回答:「君少年未更事(你年紀輕,閱歷不足)。要知道不是所有君王都能如堯舜般聖明,即使犯錯也是在所難免,為人臣者豈能因此就犯上作亂!」後來王敦雖然叛變失敗,但仍握有權勢,耿直的周顗開罪了他,於是被捕。在被押解赴刑場途中,經過帝王祖廟,周顗破口大罵說:「王敦這個奸臣使國家傾危,生民塗炭,希望上天顯靈,讓他早點遭到報應!」話還沒說完,衙役便用戟(ㄐㄧˇ)搗得他滿口是血,但周顗並未顯露畏懼之色,仍從容自若地受刑。「君少年未更事」一語,後來濃縮成「少...
彈丸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使秦國再來侵犯,豈不是要割讓內屬要地而議和嗎?」趙王再次將樓緩所言告知虞卿,虞卿再從各方面為趙王解說其利害關係,最後終於說服趙王,不將六城割讓給秦國。後來「彈丸之地」被用來比喻狹小的地方。
意義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iation)和「統整調和」(integrative reconciliation)原則,清楚地講解說明教材內容,幫助學生分辨新舊知識的異同,進而建立整合性的知識整體。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意義學習理論英文關鍵字:meaningful learning theory 參考資料黃政傑著。教學原理,2011年初版,頁34-36,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一個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語或出宋.張栻〈寄周子充尚書〉。
木已成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到水夫人知道兒子文素臣私下在外納妾一事,非常生氣,本來要文素臣立即斷絕往來。但是經過媳婦田氏一番解說,分析利害後,水夫人不禁感到事情已成定局,所以才說:「據你說來,則木已成舟,實難挽回了!」這裡的「木已成舟」就是表示已成事實,難以改變了。俗話說:「生米煮成熟飯。」或「生米做成白飯。」與此成語語義頗為接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