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明白清楚。如:「聽過老師這番解說,心裡明亮多了,也就沒有什麼疑問。」
百科辭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辭書。體例與百科全書相似,以蒐輯各類專科詞目為主,唯其解說簡短,又類似於一般語詞的辭典。
宣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講解說明,闡揚。《抱朴子.內篇.勤求》:「徒以一經之業,宣傳章句,而見尊重。」
聲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公開解說以昭告大眾。如:「聲明作廢」。
幼兒認知基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從有意義學習論連結新舊知識,產生有意義的學習是以幼兒教育理論之建構:從教師到學生為中心:從教師講解說明到培養學生本位從被動操作到主動建構:從被動學習操作到能主動建構學習從客觀真理到主觀經驗:從追求客觀的事實到主觀追求知識的創新從機械記憶到理解發現:從機械式的收錄學習到內化成為理解性的發現學習從知識傳輸到知識建構:從知識傳輸學習到自我建構知識的學習歷程
由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起源。[例]老師為我們解說這個典故的由來。
排難解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齊國的高士魯仲連正好在趙國遊歷,聽說了這件事,於是請求平原君為他引見辛垣衍。魯仲連見了辛垣衍,向他解說當時的局勢以及秦國的計謀,曉以大義。辛垣衍聽了之後如夢初醒,除感佩魯仲連的高見之外,並打消了勸說趙國的念頭,而返回魏國。不久,魏國的公子無忌(信陵君)以計奪取晉鄙軍隊前來救趙,擊退秦軍,解除了趙國的危機。平原君很感激魯仲連的幫助,要封賞他,但是魯仲連再三的推辭,堅持不肯接受。於是平原君設宴款待,準備以黃金千兩用祝壽名義送給魯仲連。魯仲連笑著對平原君說:「士人之所以為天下人所敬重,是由於為人排解禍患、困難、紛爭,而不求報酬。如果要求有所報酬的,那是商人的行為。」於是堅持不拿千兩的黃金,並辭別平...
資賦優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一個社會因為文化的不同,對事物價值的認定也不同,因而資賦優異一詞的定義也因為潮流的變遷而有所改變。近代心理學者和教育學者,也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和解說。目錄1 特蒙(Lewis Terman)2 亨利(Henry)3 資賦優異年鑑手冊4 克拉克和考夫門(Clark and Kauffman et al)5 撒姆遜(Sumption)6 威蒂(Witty)7 威廉(William)8 馬丁遜(Martinson) 特蒙(Lewis Terman)資賦優異的條件之一,是智商在史旦佛本奈智力量表上需有140以上,當時人們多依...
解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說分析。[例]經由老師仔細地解析,大家都掌握了答題關鍵。
豁然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個修養程序,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實踐條目。此章為朱熹進一步解說「格物致知」的道理。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要推廣我們的知識,去窮究每一事物的義理。人心是靈明的,是具有識見的,每一個事物也都有它的道理,只是我們都沒有將事理研究澈底,使得知識無法達到完善的境界。所以教學一定要讓求學之人,運用已知的道理做基礎,更進一步的去鑽研窮究,以求造詣達於極點。努力研究的時間久了,自然有一天會「豁然貫通」,也就是頓時領悟明白,貫串了前後的事理。這樣一來,對於一切事物的內外大小,無不通曉。這就是窮究事物的義理,也是達於知識的極點。後來從這裡摘錄出「豁然貫通」這句成語,用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