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懵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糊塗無知的樣子。[例]老師解說了半天,他還是懵然不知。
講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解說分析。《宋史.卷三二九.常秩傳》:「秩長於《春秋》,至斥孫復所學為不近人情。著講解數十篇,自謂『聖人之道,皆在於是。』」
舉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例子。如:「老師上課常舉例作輔助說明。」
分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解說。如章回小說中每回之末常有:「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少不經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王敦乘機起兵篡奪政權。據《晉書.卷六九.周顗列傳》載,當時朝中的一位大臣溫嶠(ㄐㄧㄠˋ)為王敦辯解說:「王大將軍會這樣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周顗(ㄧˇ)則回答:「君少年未更事(你年紀輕,閱歷不足)。要知道不是所有君王都能如堯舜般聖明,即使犯錯也是在所難免,為人臣者豈能因此就犯上作亂!」後來王敦雖然叛變失敗,但仍握有權勢,耿直的周顗開罪了他,於是被捕。在被押解赴刑場途中,經過帝王祖廟,周顗破口大罵說:「王敦這個奸臣使國家傾危,生民塗炭,希望上天顯靈,讓他早點遭到報應!」話還沒說完,衙役便用戟(ㄐㄧˇ)搗得他滿口是血,但周顗並未顯露畏懼之色,仍從容自若地受刑。「君少年未更事」一語,後來濃縮成「少...
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導解說。[例]在大家極力勸說下,他終於打消了辭職的念頭。
讀話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話訓練(speechreading)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讀話(speechreading)訓練是藉由接收語言刺激的一種技術,亦即以眼代耳去理解說話者說話的內容,它是廣義的讀唇(lip reading)。要瞭解讀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只要把電視的聲音關掉,留下畫面,看電視上的人在說話的口形如何運動。 內容說明單字也好,語句也好,說話是由一連串有一定強弱,或節律的母音或子音所組成的運動,很難把它們從中間切割觀察。不過其中有些語音比較容易看得到,有些不容易看得到;有時候1秒鐘內可以說好幾個音節,...
圓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說夢兆的吉凶。《薛仁貴征遼事略》:「帝設朝,宣袁天剛、李淳風司天臺官圓夢。」《水滸傳》第六五回:「被晁蓋一推,撒然覺來,卻是南柯一夢。便叫小校請軍師圓夢。」
引玉拋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拋磚引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磚頭是低賤的東西,把磚頭丟出去,引回來卻是珍貴的玉。「拋磚引玉」這句成語較早的出處,見載於《景德傳燈錄.卷一○.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話說趙州大師有一次在晚上講道場合中說:「今晚為大家回答問題,有需要解說的人請出來。」在座有一位僧人便出來禮拜。大師一看就說:「我原來準備拋磚引玉,哪知引來的是一個土坯。」大師為何如此說,並不清楚,但此處確實引用了「拋磚引玉」的成語。「拋磚引玉」用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陋的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多用作自謙之詞。亦用於比喻以身作則,引發眾人響應。宋代詩人王令〈答束徽之索〉詩有這兩句:「勉為瓦礫投,幸有金珠...
備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格上為附加必要注解說明所留的一欄。或指注解本身而言。如:「請將家屬的姓名填在備注欄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