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巧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巧的構想。《南史.卷三一.張裕傳》:「永涉獵書史,能為文章,善隸書,騎射雜藝,觸類兼善。又有巧思,益為文帝所知。」《三國演義》第七八回:「洛陽良工有蘇越者,最有巧思。」
|
反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檢討、反省。如:「他反思自己終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深感慚愧,便立志發奮讀書。」
|
安斯沃思依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理論2 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3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4 抗拒型依附(resistant attachment)5 變因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理論安斯沃思(Ainsworth)提出情感依附有三種主要的型態;雖然這三種情感依附型態是孩童與母親之間的羈絆關係,但孩童也有能力與父親、其他生活周遭有意義的人產生情感的依附。安斯沃思研究嬰兒對陌生狀況(strange situation)的反...
|
百思不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反覆思考,仍然無法了解。如:「他為什麼會在最後關頭奇蹟般的出現?真是令人百思不解。」也作「百思莫解」。
|
迷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幻想。為英語Myth的音譯。泛指對各種自然、超自然、文化現象起源的神聖或宗教性的敘事,是特定世界觀或文化價值的部分來源。如:「對古老中國完美的幻想,是千古以來文化的迷思。」
|
具體運思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具體運思期1.1 發展階段1.2 序列化1.3 去中心化1.4 可逆性1.5 分類1.6 參考書目 具體運思期 發展階段約為幼童七到十一歲時期,此階段的幼兒無法脫離眼前世界所能見到的物質,他們能做的思考著重在具體方面,無法做抽象的思考,不過在此時期也比前運 |
思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思量。《漢書.卷五九.張衡傳》:「使專精神,憂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國志.卷一○.魏書.荀攸傳》:「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謂無以易;以咨公達,輒復過人意。」也作「思維」。
2.一種人類特有的精神活動,將外在所得的表象、概念,經由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步驟的認識活動的過程。也作「思維」。
|
左思右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覆尋思。《紅樓夢》第三四回:「如此左思右想,一時五內沸然炙起。」《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左思右想,忽然想出一個主意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