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70.89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巧妙的論。如:「他常常利用巧來掩飾過錯。」
2.強、強詞奪理。唐.魏徵〈論時政疏〉:「便佞之徒,肆其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激烈的論。如:「這項大膽的假設,引起學界的激。」
無可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什麼可以爭的。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此譬至明,以詰形家,亦無可置。」
口利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於論,言辭犀利。《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夫云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口利辭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說明。如:「組長在會議中,針對經理對他的企劃案的質疑加以說。」《荀子.非十二子》:「說譬諭,齊給便利,而不順禮義,謂之姦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駁質問。《後漢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曹襃》:「作章句難,於是遂有慶氏學。」《三國演義》第六九回:「子春反覆難,輯對答如流。」
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思想方法。創於黑格爾,為客觀精神發展之過程,有正、反、合之程序,以見事物之變動性、關連性、矛盾性者。至馬克斯及恩格斯,則將之倒轉而視為一切自然物質變化之基本原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考論,一種經過深思後,具有判斷性的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會的成員之一。助者通常負責將主的論點,再做深入的論述或舉出支持的理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罪狀、悔過書。《清會典事例.卷八五二.刑部.刑律斷獄.獄囚取服》:「凡獄囚徒流死罪,各喚囚及其家屬,具告所斷罪名,仍取服文狀,若不服者,聽其自理,更為詳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