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庸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需要、用不著再爭。如:「李白與杜甫是中國詩壇的佼佼者,這是無庸置的。」
高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而有力的論,豪放不羈的言談。《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引得那鄧九公雄高談,真情畢露。」也作「高談雄」。
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擅長遊說、論的人。《三國演義》第七三回:「今可差一舌之士,齎書往說孫權,使興兵取荊州。」
論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反兩方對同一主題各提出自己的意見,針對對方的缺點互相駁斥,並力圖說服對方以贏得勝利的有組織、有秩序的討論會,稱為「論會」。如:「學校近日將要舉行論會。」
知閎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智、博學、通達的賢材。《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是時朝廷多賢材,上復問朔:『方今公孫丞相、兒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馬相如、吾丘壽王、主父偃、朱買臣、嚴助、汲黯、膠倉、終軍、嚴安、徐樂、司馬遷之倫,皆知閎達,溢於文辭,先生自視,何與比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思想家論述名實問題的論。始於春秋時孔子正名、老子無名、墨子取實予名的爭。戰國時則有惠施、公孫龍的名家出現,荀子並把名問題,具體分析為名、辭、說三方面,對中國古邏輯學貢獻很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辭明而理由充足。《晉書.卷八○.列傳.王羲之》:「及長,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宋書.卷五九.列傳.張暢》:「孝伯言辭贍,亦北土之美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智敏捷,巧言狡黠。《國語.晉語九》:「伎藝畢給則賢,巧文惠則賢,彊毅果敢則賢。」《韓非子.揚搉》:「矜而好能,下之所欺;惠好生,下因其材。」漢.王充《論衡.定賢》:「俗士以惠之能,據官爵之尊,望顯盛之寵,遂專為賢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質、解。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你不自來折,怎得一個明白?」《西遊記》第三八回:「他敢道:『我是烏雞國王。有甚逆天之事,你來拿我?』將甚執照與他折?」也作「質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詭異怪誕的說。《淮南子.齊俗》:「詆文者處煩撓以為慧,爭為佹。」也作「詭」。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