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9.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聚精會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袁甫〈右史直前奏事第二劄子〉:「而中外多事,蠹弊滋長,因循歲月,未臻厥成,其故何哉?君臣之間,聚精會神之意常少,而事物之來,敝精勞神之患常多,此正今日之大病也。」
折衝樽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是因為只有君主才能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范昭只是一位臣子,根本就不可以使用天子的樂曲。范昭想要試探齊國君臣的反應,以及冒犯他們的禮儀,但都被晏子和樂官給識破了,所以范昭回國向晉平公說明過程,並告訴他不可以攻打齊國。後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就說:「晏子在宴席之間,運用了智慧就制退敵人於千里之外,真是高明!而樂官也參與協助了這件事情。」後來「折衝尊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在《戰國策.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閔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標識。《管子.君臣上》:「民有疑惑貳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則百姓之與間,猶揭表而令之止也。」唐.尹知章.注:「表,謂以本為標,有所告示也。」
撥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àn釋義︰即「撥亂反正」。見「撥亂反正」條。 01.唐.杜甫〈朝享太廟賦〉:「向不遇反正撥亂之主,君臣父子之別,弈葉文武之雄,注意生靈之切。」 參考詞語︰撥亂反治注音︰ㄅㄛ ㄌㄨㄢˋ ㄈㄢˇ ㄓˋ漢語拼音︰bō luàn fǎn zhì釋義︰猶「撥亂反正」。見「撥亂反正」條。 01.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一折》:「實不相瞞,區區見五代之亂,天下塗炭極矣,常有撥亂反治之志,奈無寸土為階。」 02.明.瞿式耜〈不敢輕離西土疏〉:「伏念臣迂愚陋質,譾劣庸才,既無撥亂反治之能,時深妨賢病國之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揭穿,使真相大白。《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一似你先時破我的肉是狗肉,幾乎教我不撰一文。」《老殘遊記》第五回:「齊心齊意要破這一案。」
大義滅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隋書.卷五○.宇文慶等列傳》:「史臣曰:『……安、悊之於高祖,未有君臣之分,陷其骨肉,使就誅夷,大義滅親,所聞異於此矣。』」
面面俱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江炳璋《詩序補義》卷一二:「二章將單襄公過陳,『道茀不可行』以下一段,檃括在裡。時君臣只知夏氏,舉國事民瘼賓客交際一齊置之。詩人只說一面而面面俱到。」
逐臭之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是秦相國呂不韋門下食客的集體著作,全書共二十六卷,分八覽、六論、十二紀。內容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遇合〉篇主要在談論君臣相遇,能否彼此投合並無常理可循,有所遇卻一定先受喜愛,才能相投合。從前有一個人,身上散發出惡臭的氣味,他的父母、兄弟、妻妾以及朋友們,都無法和他生活在一起。他因此感到苦惱而避居於海濱。然而海濱卻有人喜歡他的臭味,終日追隨著他,不肯離開。所以人的喜好,也有如此特別而不同於常人的。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逐臭之夫」,比喻有怪癖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互相、彼此。如:「交談」、「交戰」、「交流」。《國語.越語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種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民間。《書經.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三國志.卷四二.蜀書.郤正傳》:「故君臣協美於朝,黎庶欣戴於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