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納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子、韓獻子三人卻勸他說:「我們是來援救鄭國的,鄭國的危機解除,我們不但不退兵,還去攻打蔡國,已經是不義之戰了,現在還觸怒楚國,真打起來一定贏不了。就算贏了,也不是件光榮的事,反而自取其辱,不如退兵吧!」欒書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因此決定撤軍。這種能接受部屬提出好意見的處事態度,在《左傳.成公八年》就提到說,晉軍得以屢獲戰功,多在於欒書能聽從知莊子等三人的建議,另如能擄獲沈國國君揖初也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因此對於欒書攻打沈國獲勝的這件事,就有君子評論說:「從善如流,宜哉!」意思是說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是最適當的行為。典源又見《左傳.昭公十三年》。「從善如流」的故事在此處則是表述楚國的公子比不得民心...
鯨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凶猛吞食小魚的鯨和鯢。比喻凶暴不義之人。《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猿公妙術,出匣來戮盡鯨鯢。」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不從奈何?且歲與二人,公固無害也』。鳳怒叱曰:『而何卑耶,夫無罪而殺人,不仁也。殺同胞以 求利,不義也。彼欲殺我,而我則與之,不智也。且我輩皆漢族之健者,不能威而制之,已非男子;而又奴顏婢膝,以媚彼番人,不武也。有一於是,乃公不為也』。其年番至,請如約。鳳饗之,告曰:『今歲大熟,人難購。吾且與若牛,明年償之』。番諾而去。明年至,又紿之。如是五年。番知鳳之終紿己也,群聚謀曰:『今歲不與人,則殺鳳以祭』。聞者告鳳。鳳曰:『吾固不得去。且吾去,公等將奈何?彼番果敢殺我,吾死為厲鬼,必殲之無遺』。鳳居固近山,伐木抽籐之輩百數...
簡大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祀忠烈祠,但也曾引起不少爭議。因為這些「民族英雄」聚眾「抗日」,為了給養大批部屬,在鄉里間曾有諸多不義之舉,如強索「保庄金」(俗稱「土匪稅」)。臺灣省文獻會曾在整理「臺灣總督府檔案」時揀出並翻譯若干相關文獻資料,題名《臺灣北部前期抗日運動檔案》,其中就有多起日本巡查調查簡大獅向鄉民強索糧餉彈藥的報告資料。由於簡大獅之死以悲劇性的結局落幕,因此引發人們的憐惜, 認為其抗日行為應屬「義舉」,於是在他的土匪面貌外再安上一個「民族英雄」的面具。然而根據文獻所載,簡在清代臺灣已是一個據地為王的豪強土霸,在清抗清,在日抗日,「反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除、去除。《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故蔪去不義諸侯,而虛其國。」
橫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動亂、災禍。[例]在這人心貪婪的橫流中,他仍堅持己志,不受不義之財,令人敬佩。
葅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酷刑,將人剁成肉醬。漢.李陵〈重報蘇武書〉:「昔蕭樊囚縶,韓彭葅醢,鼂錯受戮,周魏見辜。」《三國志.卷四○.蜀書.彭羕傳》:「羕一朝狂悖,自求葅醢,為不忠不義之鬼乎?」也作「菹醢」。
疾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病入膏肓」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于秦1>,秦伯使醫緩2>為3>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4>,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5>之上、膏6>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7>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注解〕 (1) 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地...
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寬厚、不仁慈。[例]雖然他對我不仁,但我卻不能對他不義
盟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盟的誓約或條約。《史記.卷九一.黥布傳》:「夫楚兵雖彊,天下負之以不義之名,以其背盟約而弒義帝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