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97.75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逢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反己,去迎合別人。《三國演義》第八回:「卓偶染小疾,貂蟬衣不解帶,曲逢迎,卓心愈喜。」清.袁枚〈答靖海侯書〉:「或是當時門客,曲逢迎,黨同伐異之作,亦未可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覺察、警悟。如:「他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3.佛教用語。對一切現象能產生分別作用的心。《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識相應散慧,名為計度分別。」
詩情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如詩畫般美好浪漫。如:「這一片湖光山色,充滿了詩情畫。」也作「畫詩情」。
志得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又得又滿足的樣子。元.施惠《幽閨記》第三六齣:「兄弟,所喜者志得滿,身顯名揚;所悲者家園蕩廢,琴瑟淒涼。」《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眼中看過了若干好東好西,他已自志得滿,不放在心上。」也作「志足滿」。
春風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稱登進士第後的志得滿為「春風得」。後用以形容人做事順利,志得滿的神情。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元.喬吉《金錢記》第四折:「他見我春風得長安道,因此上迎頭兒將女婿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克制志不放縱。《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序》:「夫刻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
2.專一心志、費盡心思。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今才穎之士,刻學文。」也作「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關注留。《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易之為術,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焉!」《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內中有位大學堂的總辦周道臺,他本是接楊道臺的手,只因他辦學堂辦得不大順手,尤注這個差使。」
2.心理學上的選擇性注力,指個體對情境中的眾多刺激,選擇其中一個或一部分進行較深入處理之心理歷程;獲得注的訊息,其處理速度較快,所得知覺經驗亦較為鮮明。其他的注力類別尚有集中注力、分散式注力與警覺注力等。影響注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個體的動機或需求、刺激本身的特徵等。
洋洋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分得的樣子。《醒世姻緣傳》第四二回:「臨去時秋波也不轉一轉,洋洋得,上了轎子,鼓樂喧天的導引而去?只怕心裡也有些過不去。」《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安紹山先前聽見有人說過,洋洋得。」也作「揚揚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企圖。如:「圖不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受拘束。北周.庾信〈蕩子賦〉:「遊塵滿床不用拂,細草橫階隨生。」《文明小史》第二七回:「僱了一隻瓜皮艇,隨盪槳,遇著好景緻,便登岸流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