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96.47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女秀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譽稱有文才、通經義、能詩文的女子。《遼史.卷一○七.列女列傳.邢簡妻陳氏》:「陳氏甫笄,涉通經義,凡覽詩賦,輒能,尤好吟詠,時以女秀才名之。」
步虛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道士經禮贊的腔調。傳說是因模擬神仙的經聲而來。《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道士經,謂之步虛聲。」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五:「陳思王遊山,忽聞空裡經聲,清遠遒亮。解音者則而寫之,為神仙聲。道士效之,作『步虛聲』也。」
行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大乘經典而修行佛道的福業。
四加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修行密法之前,應先修習的四種功課。即一、歸依,發菩提心;二、供曼達;三、觀想金剛薩埵及念百字明;四、上師相應法。
馬太受難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根據耶穌受難故事、《馬太福音》第二六、二七章的詞句譜成的宗教音樂,由朗調和抒情調、神劇及合唱構成。德文Matthäuspassion的中譯名。以許茲和巴赫的作品最有名,又以巴赫作品編號BWV244最常被演奏,該曲創作於西元一七二七年(在萊比錫擔任教會指揮時),內容共有「最後的晚餐」、「耶穌之死」共六十八首曲子所組成。而演出時須有兩個管弦樂團、多位獨唱者,以及少年與混聲兩個合唱團,加上管風琴伴奏,演奏全曲需要約三小時。
點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齋醮做功德。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不想有施主家請我做齋,待不去呵,恐怕誤了道糧,……我往施主家點照去也。」
言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教。指聖賢經傳中的言語。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五八:「豈與蓬戶士,彈琴言誓?」
晚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宗寺院傍晚時集眾上堂念修行。《祖庭事苑》卷八:「禪門詰旦升堂謂之『早參』;日晡念謂之『晚參』。」
矜己自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誇耀揚自己。《後漢書.卷三六.鄭興傳》:「囂矜己自飾,常以為西伯復作,乃與諸將議自立為王。」
經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供念經文的高臺和席位。《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請了大和尚在船上懸掛佛像,鋪設經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