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0.73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黨錮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因2 經歷3 關鍵字4 出處 起因黨錮之禍(Disasters of Partisan Prohibitions)是因為東漢桓帝、靈帝時期外戚和豪族的勾結所造成的動亂。因為外戚專權時常會遭到反擊,而外戚卻又以皇太后林朝為背景,透過內朝來控制政權。幼帝長大成人後,在皇宮內既被外戚所孤立,於是和平時接近的宦官聯合,意圖突破孤立的狀況,以恢復政權。例如:和帝時,和帝與宦官與鄭眾等人相謀,誅殺外戚的領袖竇憲。這是東漢宦官掌權之時。但宦官真正掌握實權乃在桓帝之時。桓帝與五宦官相謀滅外淒梁冀,受封為侯,從此掌握朝廷大權。因...
嗤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笑、嘲笑。《隋書.卷七三.循吏傳.梁彥光傳》:「豪猾者聞彥光自請而來,莫不嗤笑。」《三國演義》第一八回:「意欲棄布他往,卻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終日悶悶不樂。」也作「蚩笑」。
衚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人稱小巷道。此語當為蒙古語、突厥語等quduq的音譯,原義為水井,元代文獻已多見。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更打著軍兵簇擁,可兀的似錦衚衕。」《西遊記》第六七回:「行者笑道:『眼下就要過山,卻也是難;若說再開條路,卻又難也。須是還從舊衚衕過去,只恐無人管飯。』」也譯作「胡同」。
名不符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有虛名,不當實際。如:「如果叫『冷氣公車』,行駛時卻又不開冷氣,豈非名不符實?」也作「名不副實」、「名不當實」。
落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後來、最後。《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後來頗覺厭煩,只是難好推托。及至送與,卻又爭多嚷寡。落後回了兩三遍,楊洪心中懷恨,口出怨言。」
傾城傾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根;亦猶如過去周幽王縱容褒姒,以致失信於群臣,使犬戎得以入侵。驪姬與褒姒都是極為妖媚美麗的女子,但卻又是極為不祥,招來「傾城傾國」的禍害。而越王句越,忍辱負重,生聚教訓,發動大軍,圍困夫差於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國果然傾覆,句踐終於復興越國。後來「傾國傾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女子的美豔,可以帶來禍害。其實此一語義,早在《詩經》中就已經見到。《詩經.大雅.瞻卬》有「哲婦傾城」這樣的句子,意思是「婦人多謀深慮乃亂國」,此處「傾城」,便是「傾覆邦國」義。後來「傾國傾城」的成語,語意轉變,專以形容女子的美艷。
乾瞪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在一旁著急,卻又幫不上忙。如:「妻子生產時,他只能一旁乾瞪眼。」
殺千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罵人的話。指該受千刀萬剮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符太太也插上了嘴,罵到快時,卻又說的蘇州話。只聽得『老蔬菜』──吳人詈老人之詞──『殺千刀』兩句是懂的,其餘一概不懂。」
吹灰之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很微小的力量,多用以形容事情很容易辦成。《西遊記》第四四回:「我兩個是他靠胸貼肉的徒弟,我師父卻又好道愛賢,只聽見說個『道』字,就也接出大門。若是我兩個引進你,乃吹灰之力。」《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那幾個土匪,若要平他,不費吹灰之力。」
瘂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甚至到更高的時候,他可以抒無我之情,這就上升到宗教和玄學的層次。詩是以有限來象徵無限,雖然幾句話,卻又歷史的意義在裡面。所以詩的承載量是很大的,可以有史詩的比重。』  瘂弦新詩創作生涯雖短,卻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扣動人心的傳世之作。所以儘管他30多年未曾發表詩作,他在中國新詩詩壇上的地位從未動搖。他僅以一本詩集流傳於世,堪稱是台灣詩壇獨特且驚怪的現象。 作品列表   著有詩集《深淵》,改版後更名為《瘂弦詩集》。主要著作篇目查詢系統--「台灣作家作品資料庫」1959年 詩集 《苦苓林的一夜》 香港國際圖書1960年 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