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凱勒(J._Keller)ARCS動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ARCS理論基礎3 ARCS模式的要素4 ARCS模式的過程5 ARCS模式的特色 前言ARCS動機模式是凱勒(J. Keller)在1983年提出。以他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系統化設計模式為基礎,整合動機理論與相關理論所提出的動機模式。他認為傳統以來的教學設計對 學習者學習動機的關注太少,任何一種教學設計所發展出來的教材,若無法引起學習者的興趣或專注,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Keller期望ARCS 動機模式能提供教育工作者針對...
家庭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以Ludwing von bertalanffy所提出的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為基礎,將其應用於解釋家庭中的各種行為與現象,主要以個人與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互動為討論,其範圍包括家庭動態、組織及過程,由此觀點看家庭,比起只探究單一或片面家庭因子更為深入,且可避免過度簡化或特定化等問題。(註1)目錄1 家庭系統理論相關基本概念1.1 系統(system)1.2 整體性(wholeness)1.3 次系統(subsystem)1.4 ...
青梅竹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遶床」、「弄青梅」等一連串的嬉戲,編織出一幕幕無憂無慮,甜蜜歡樂的回憶,可看出她和丈夫從小深厚的感情基礎。後來「青梅竹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從小就相識的同伴。
教學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formanceevaluation):是以測量受試者的最佳表現為目的的,凡是以能力的高低做為評量基礎者,均屬最佳表現評量。2.典型表現評量(typic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目的不再評量受試者能力的高低,而在於評量其是否具備某種(或某些)典型行為。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學評量英文關鍵字: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參考資料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2013年二版,頁424-428,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批判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蘭克福學派是批判馬克思主義最力者,批判理論的後設理性雖不排斥人性的物質面,但主張人性並不是以物質為基礎,而是在自然、社會與自我三個生活面向中顯現出來。(陳嘉陽,2012) 重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引自陳心怡,2001)一、 馬克思‧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1895-1973(一) 為法蘭克福學派制定了三項重要工作:1、把科技整合計畫運用到個人與社會關係的需要。2、必須拒絕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而代之以馬克思更深入、更透徹的認識。3、提出一項變遷的社會,以解釋聯結意識、文化、經濟和社會的關係,並促成其再製與轉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動作完成或結束。如:「躺下」、「坐下」、「打下基礎」、「立下決心」。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正如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一般學者把指事字分為兩大類:「純粹符號性質的指事字」和「在像形基礎上增加指事符號的指事字」,如《說文解字》「上,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下,底也。指事。」便是純粹符號性質的指事字。三、辨析:潘重規《中國文字學》稱「指事字是用符號表示抽像的事物」,這個定義不準確:像形字如「大」、「永」也是「用符號表示抽像的事物」。其實,王筠《說文釋例》早提出質疑:「視而可識則近於像形,察而見意則近於會意」,唐蘭《中國文字學》甚至認為索性取消像形與指事的分別:「(指事字中)這種記號引用到文字裡,它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鍵字: acidum 參考書目註1:科學百科,常和主編,初版,漢宇國際文化,2005。註2:新世代基礎科學講義,左卷健男執筆,謝銘玉譯,初版,台北縣汐止市,遠觀2006,第一冊平裝。
柯爾伯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規。個人的行為何於契約規定者,就是道德行為。 第六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道德判斷係以個人的倫理觀念為基礎。個人的倫理觀念用於判斷是非時,具有一致性與普遍性。此種信念是抽象性的,個人信念的形成來在於良心,信念的基礎是眾所共識的人性尊嚴、真理、正義與人權。資料來源: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 。臺北市:東華
焦點團體訪談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團體的訪談方向2. 一般而言,研究者會從研究問題中,發展出三到四個問題,作為焦點團體討論議題設計之基礎。(二) 篩選團體的參與成員研究者在做篩選成員時應考慮因素:1. 同質或異質2. 相容或不相容 考慮參與者對團體討論的議題,是否可以提供豐富的說明與訊息 團體互動過程,會不會導致成員彼此之間的不適(參與者是否能融入焦點團體與主持人產生互動)3. 團體大小團體大小 缺點大 部分成員會覺得虛度光陰小 影響資料收集的廣度和變異性研究經費的考量,非常不實際研究者必須在「充分參與」、「廣度」、「深度」三者間取得平衡通常成員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