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6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聽老人,吃虧在眼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尊重、不聽從有經驗者的意見,往往會吃虧後悔。如:「他當初一意孤行,不聽父母的勸告,現在果然應了『不聽老人,吃虧在眼前』那句話。」也作「不聽好人,果有恓惶事」、「不聽好人,必有恓惶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所寄託比喻的話。《莊子.寓》:「寓十九,藉外論之。」《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其著書十餘萬,大抵率寓也。」
2.以淺近假託的故事或用擬人手法,表達某種哲理的文學。常含有訓誨的教育作用,如古希臘的伊索寓
人人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人所不同。《漢書.卷三九.曹參傳》:「齊故諸儒以百數,人人殊,參未知所定。」《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傳六.李公麟傳》:「紹聖末,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人人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建立文章的開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序以建,道引情本;亂以理篇,迭致文契。」
2.以辭或文章提供意見。如:「知識分子應盡到為國家建的責任。」
簡意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簡意賅」。見「簡意賅」條。
近旨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淺近而意旨深遠。參見「近指遠」條。《鏡花緣》第一八回:「其書闡發孔孟大旨,殫盡心力,折衷舊解,近旨遠,文簡意明,一經誦習聖賢之道,莫不燦然在目。」
之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待詞訓誡的教化。《老子》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之教。」《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所謂不之教,不肅而成,不待學官日訓月察,立賞告訐,而士行自美矣。」
不以人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舉人,不以人廢。」指不因為瞧不起這個人,就認為他的話一無可取。也作「不因人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商店掛的匾額,表示買賣公平、不二價。後比喻領導作風不民主,不能聽取他人的意見,一個人說了就定案。如:「如果老是搞一堂,那麼開會還有什麼意義呢?」
行舉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和行為。如:「瞧他的行舉止,顯然出自富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