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262.1739 ms
共 22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妙不可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妙得難以述說。語本晉.郭璞〈江賦〉:「妙不可盡之於言,事不可窮之於事。」《東周列國志》第五九回:「公子側會其意,一吸而盡,覺甘香快噪,妙不可言。」
|
諱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所忌諱而不敢明說。《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君上好善,民無諱言。」《宋史.卷四五.理宗本紀五》:「似道自詭有再造之功,諱言歲幣及講和之事。」
2.拒絕勸諫。《後漢書.卷五七.劉陶傳》:「臣敢吐不時之義於諱言之朝,猶冰霜見日,必至消滅。」
|
冷言冷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諷刺、譏笑的話。《醒世恆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只這冷言冷語,帶譏帶訕的,教人怎麼當得!」也作「冷言熱語」。
|
廣開言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後漢書.卷一五.來歙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若懷迷不反,當顯明刑書。」指政府鼓勵人民充分發表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二首之二:「雖陛下廣開言路,無所諱忌,而臺諫所擊,不過先朝之人,所非不過先朝之法。」《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現在朝廷廣開言路,昨兒新下上諭,內務府人員,可以保送御史。」
|
一派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1
一整篇混亂不合理的話。《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濟川聽了他一派胡言,也不同他分辨,自去收拾不提。」
|
食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遵守諾言。《書經.湯誓》:「爾無不信,朕不食言。」《三國演義》第二五回:「文遠代稟三事,蒙丞相應允,諒不食言。」
|
一言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句話說定了,就不再改變了。比喻事情既經談妥,便信守不渝。《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你兩人一言為定,各無翻悔。」《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如今一言為定,擇個好日,就帶小兒來過繼便了。」也作「一言而定」。
|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奚。」隨便說說,隨便聽聽。《兒女英雄傳》第三○回:「既如此,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罷!」
|
言笑晏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2
形容言談舉止和悅閒適。《詩經.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清史稿.卷四二二.文瑞傳》:「兵餉為國家大政,遵旨會議,乃大學士等絕無一語及公,言笑晏晏,不知內閣何地,不詢會議何事。」
|
仗義直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義理行事,正直敢言。如:「這場糾紛僵持多時,在他的仗義直言後,終於順利落幕。」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