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琴瑟和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夫妻感情諧樂和合。參見「琴瑟調和」條。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三六齣:「夫妻和順從今定,這段姻緣夙世成,琴瑟和諧樂萬春。」
國家機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者Parsons認為,國家和人民之間的衝突、對立只是暫時性的現象,長久下來,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會趨向調和;他認為權力的行使並不必然會造成團體間的衝突,譬如:警察權同樣來自人民承認其正當性,但為警方為維持治安或秩序時,所採取的暴力行動,雖會招致抱怨,但終究會換來社會治安的穩定,使得老百姓皆有安心穩定的生活可過,因此,警察權是具有正面意義的社會功能。(註2) 衝突論看國家機器馬克思和恩格斯則認為,國家機器和民間社會是處於對立的兩面,他們認為資源皆來自民間社會,所以民間社會乃是支撐法律、政治、國家機器等..上層結構的基底,上層...
饌玉炊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飲食的豐盛美味。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八齣:「焚香列鼎奉君王,饌玉炊金飽即妨。」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十六齣:「尋常,進御大官,饌玉炊金,食前方丈,珍羞百味,兀自嫌他調和無當。」也作「炊金饌玉」。
押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詞歌賦中,某些句子的末字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和諧優美,稱為「押韻」。
現代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要2 特徵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概要「現代性」(modernity)是一個概要性的觀念,現代性的特點是藉由當今社會和前一時代,或稍晚出現的後現代比較而稱為「現代」,來強調和歷史上前一時期來做一個時間上的斷裂點,並用以概略指出在前現代和現代性的跨越之際,社會的特性產生了較為明顯的改變。而一般較廣泛的認定是,自文藝復興以人為本的思維開始,直到今日都稱為現代;若更狹義的學界定義則是自十七、十八世紀以降,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等..,所帶來諸多的自由解放的思維、生產模式的遽變,最終形構而成當今錯綜複...
調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調停、調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水調和。《禮記.內則》:「為稻粉,糔溲之,以為酏。」宋.王禹偁〈甘菊冷淘〉詩:「俸麵新且細,溲牢如玉墩。」
平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正和諧、調和。《左傳.昭公元年》:「於是有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平和。」
禮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與樂。禮乃行為道德的規範,而樂能調和性情、移風易俗,二者皆可用以教化人民,治理國家。《禮記.禮器》:「禮也者,反其所自生;樂也者,樂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禮也以節事,脩樂以道志,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也。」《梁書.卷三五.列傳.蕭子恪》:「伏以聖旨所定樂論鍾律緯緒,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懸日月,不刊之典,禮樂之教,致治所成。」
琴瑟不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夫唱婦隨、琴瑟和諧、琴瑟調和、鸞鳳和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