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食前方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飯的食物擺滿一丈見方那麼廣。形容生活非常奢侈。《孟子.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六齣:「尋常,進御大官,饌玉炊金,食前方丈,珍羞百味,猶兀自嫌他調和無當。」也作「方丈盈前」、「食味方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調和。如:「拌勻」、「拌菜」、「攪拌」、「乾拌麵」。《水滸傳》第四三回:「將十數瓶酒,把肉大塊切了,卻將些蒙汗藥拌在裡面。」
意義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組織地呈現學習教材依「漸進分化」(progressive differentiation)和「統整調和」(integrative reconciliation)原則,清楚地講解說明教材內容,幫助學生分辨新舊知識的異同,進而建立整合性的知識整體。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意義學習理論英文關鍵字:meaningful learning theory 參考資料黃政傑著。教學原理,2011年初版,頁34-36,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格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牴觸,不相調和。[例]這幅西洋油畫掛在古色古香的大廳上,顯得格格不入。
移風易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記〉是古代流傳下來最早記錄音樂理論的文章。這篇文章談到音樂的產生及其作用,大意是:當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情感時,就會發出聲音。把各種聲音結合起來,加上舞蹈動作,就進而產生音樂。所以古代聖王都十分注重對人心會產生影響的事物,並且主張用「禮義」來導正人民的行為,以「音樂」來調和人民的心性。音樂之中,又以和善純正的音樂,最能讓人心平氣和,耳目清明靈敏,長期下來可以潛移默化人民的心性,進而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使天下回復和平安寧。「移風易俗」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依適當的標準或比例,加以調和或製作。如:「配藥」、「調配」、「配眼鏡」。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四.黃道婆》:「至於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織成被褥帶帨。」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不單以知識的獲取為滿足。兩者都強調「統整」重要,不論是外在的學習、知識領域、或是個體身、心、靈的調和,以及個體與外界人事物統整互動的能力。一般而言,生命與教育息息相關,生命是教育的根本,而教育是生命的動力,國內諸多學者研究指出,生命教育應從自我肯定與譴潛能發展,到注意重「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關係,以深化人生觀,進而開展個人的生活智慧,整合知識與生活的教育,以知行合一為生命實踐的目標,透過教育的力量,可使個體的潛能發揮,生命會更有價值。是以,生命教育是探究生命中最核心議題,並引領學生邁向知行合一的...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佔上風。秦國為了和晉國相抗衡,就和楚國、狄部落結盟,這讓晉國倍感威脅。於是,在成公十一年時,兩國協調和談,並簽下盟約。但簽訂不久後,秦國又打算聯合楚國和狄部落攻打晉國。晉國得知消息後,便召集了齊、衛、宋、鄭、邾、滕、曹伯等國,準備反擊秦國。因此在開打之前,也就是魯成公十三年四月初五,晉厲公派呂相出使秦國斷交,呂相所傳遞內容大概是說:從前晉獻公和秦穆公兩人在位時,同心合力相互友好,不但訂立盟約,還結為姻親來加深兩國關係。後來晉國發生動亂時,也全靠穆公幫助才得以安定,這是穆公對晉國的恩惠。而我們晉文公回國即位後,就親自戴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和。如:「調劑」。《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劉梁傳》:「和如羹焉,酸苦以劑其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藍色染料。用藍葉浸水調和石灰沉澱而製成。元.周德清〈塞鴻秋.長江萬里白如練〉曲:「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