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調和心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和心志」是指調整偏差個性,保持內心的均衡和諧,使心志趨向積極的一面,以養成健全人格。這句話是出自〔韓詩外傳‧卷二〕;文中記載孔子曾說:對貪圖美味、希求逸樂的人,要培養他為人著想的仁愛之心;對貪圖安適、厭惡勞動的人,要教導他認真莊重的生活態度;對表面上喜好爭辯而內心怯懦、缺乏信心的人,要教導他果敢的勇氣;對耽溺於聲色等感官享受的人,要教導他分辨事情分寸和是非的能力。所以「調和心志」就是糾正人格偏失,導向健全發展,是德行教育的基本原則。
  孔子本就主張因材施教,對弟子們不但教以仁義禮等道理,更常常依照他們的個性,隨時予以鍼貶和鼓勵。上述的幾種人性表現,在任何時代,任何地點,都會...
包辛尼斯克調和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辛尼斯克(1877)將雷諾茲方程式之亂流剪力,如 與層流之黏性剪力類比(simulation)時,產生一則構想,即亂流剪力作用之性質,當可假定與黏性剪力者相同。或者二者皆直接與平均流速分佈之變化率 成正比。此項假定,為包辛尼斯克之亂流調合學說之根據,並從而引入一個亂流的調合係數ε(tubulence exchange coefficient),如果有
  
  ε又稱為視黏性係數或視黏度(apparent viscosity),或亂流力黏度,其定義是:亂流中之漩渦混合作用,對於某項物理量,如動量、熱量、或質量等,調混的係數。一般簡稱ε為渦漩黏度(eddy viso...
比例間隔;調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使文件左右側對齊的技術。每行內容中字元之間的間隔,可以按比例放大或縮小,無論字元的數目或類型如何改變,皆可使每一行的長度相等。常見於文書處理機或列印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連同。如:「和衣而眠」。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和諧、使均勻合適。[例]調和、調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和。如:「燮理陰陽」。《文選.張衡.東京賦》:「北燮丁令,南諧越裳。」
琴瑟和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夫妻情感和諧融洽。參見「琴瑟調和」條。如:「張家夫婦多年來總是夫唱婦隨,琴瑟和鳴,使親友十分羨慕。」
莫衷一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折衷調和,得出一致的結論。[例]關於這個問題,大家議論紛紜,莫衷一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合、調和。《書經.舜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左傳.襄公十一年》:「如樂之和,無所不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調和。如:「水乳交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