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35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百巧成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才能雖高,卻不得發揮,反遭窮困。宋.陳師道〈寄單州張朝請〉詩:「一言主心猶壯,百巧成窮髮自新。」也作「百巧千窮」。
氣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員坐堂問案時所用的驚堂木,或指說書人開講評話時手中所用的醒木。《平妖傳》第一五回:「瞿瞎子當下打掃喉嚨,將氣拍向桌上一拍,念了四句頭詩句,說入正傳。」《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五:「知州敲著氣拍,故意問道:『江溶,怎麼說?』」
飽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參領略。「飽參」指充分的領略。宋.陳師道〈答顏生〉詩:「世間公器毋多取,句裡宗風卻飽參。」宋.辛棄疾〈浣溪紗.妙手都無斧鑿瘢〉詞:「妙手都無斧鑿瘢,飽參佳處卻成顰。」
禽奔獸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遁,逃避。禽奔獸遁指禽獸競相奔走逃避。形容人慌忙走避。宋.蘇洵〈審勢〉:「及其後世失德,而諸侯禽奔獸遁,各固其國,以相侵擾,而其上之人卒不。」
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行動迅速。如:「他的動作迅速,就好像孫空一樣,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
禪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佛教文學。禪師將禪的理解、經驗,用詩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文學創作。
鬥雞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四川省灌縣城西。相傳李冰作蜀太守時,見兩雞爭粟食,粟落石罅中,一雞放棄,一雞堅持到底,向石罅猛啄,歷經多時,終將石罅啄穿,飽食而去。李冰由此體有志竟成之理,引導百姓,開闢渠道,平治洪水。功成後,特建鬥雞臺以紀念之。也稱為「鬥犀臺」。
淨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理。唐.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詩:「淨理了可,勝因夙所宗。」
寧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願、情願。元.無名氏《猿聽經》第三折:「我寧個寺中拜禮如來塔,我只待三教如來大藏法。」
討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巧,耍弄聰明。《西遊記》第四三回:「八戒就使心術,要躲懶討乖,道:『淨,你與大哥在這邊看著行李、馬匹,等我保師父先過去,卻再來渡馬。教大哥跳過去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