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覺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自己覺佛道之後,又說法使世人覺,使皆脫離生死輪迴之苦,稱為「覺世」。
打破迷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突破迷妄,覺是非。《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既然打破迷關,若不及早回頭,定然皇天不佑。」《三俠五義》第三八回:「你相公入了情魔了,一時也化解不開,須到開封府告去,方能打破迷關。」
佛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基本上僅用於人名等音譯詞句。梵語buddha的音譯。如:「佛馱跋陀羅」、「南無佛馱耶」。
四不拗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數人不能反對大眾的意見。《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辨四不拗六,抵當眾人不住,只得解開包袱,攤在艙板上。」
文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885~958)俗姓魯,南唐餘杭(今屬浙江)人。為當時高僧,七歲出家。曾從希覺律師學律,希覺讚為我門之游夏。後南遊跟長慶禪師參學,而在漳州羅漢寺桂琛禪師處開,李昇迎住報恩寺,號稱「淨慧」。晚年住金陵清涼院傳法,四方求法的僧人,不下千人。死後諡號大法眼,其法系也稱為「法眼宗」。著有《宗門十規論》。
洗心革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舊有的心思及志向。比喻改頭換面,澈底悔。《周書.卷二三.蘇綽傳》:「凡諸牧守令長,宜洗心革意,上承朝旨,下宣教化矣。」也作「洗心革志」。
南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禪宗的一派,由六祖慧能創立。主頓,不立文字,後為禪宗的正宗。參見「南北宗」條。
懷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杜,金川安康(今屬陝西)人。先是依荊州玉泉寺恆景律師出家,後到嵩山從慧安習禪,最後在韶州(今廣東韶關)六祖慧能處開。慧能圓寂後,住南嶽般若寺觀音臺,弘揚頓法門,開南嶽一系,世稱南嶽懷讓。弟子九人,以馬祖道一為上首。
西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代指西夏人。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乃西人所謂大范老子、小范老子,蓋尊之為父也。」
冥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弘景為人員通謙謹,出處冥會,心中明鏡,遇物便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