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61.19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守道教經典規戒,出世修練道法,而熟悉齋醮祭禱儀式的人。[例]在臺灣民間信仰習俗中,常請道士到法會來超渡亡魂。
道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論(本無論),但與佛教清談家絕對不同。他不以逞玄談、或博取上留社會之清譽為己足。而係以其理論,作為信仰的心理基礎。 評價道安對佛教的傳布、教團內部制度的確立、譯事的提倡、佛典的整理、佛學思想的集大成等,任舉一項,都足以使他名垂史籍。這種功積,在我國佛教史上無人可以比擬。 註明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斯思想家六》台灣商務印書館http://www.greatchinese.com/buddha/buddha066.htm
睡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色、白色、粉紅色、紅色、紫紅色、藍色等花期:六月至九月用途:切花、盆栽、藥用、庭園露地栽培等花語:信仰、純潔的心、幸福、美好 介紹睡蓮科 (Nymphaeaceae)睡蓮屬(Nymphae)的睡蓮,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原產於中國、印度、埃及、墨西哥、南非、美國和瑞典等地區。一般將睡蓮用盤或水缸等花器盛裝,以為植栽觀賞,另外,亦有人將睡蓮種植於湖面或水池之中,別有一般園林風味。(註2) 莖睡蓮為草本植物,一般平均株高約在一到二公尺之間,其地下部為塊根,而莖直立而少分枝,其上則密生剛毛。 葉睡蓮之葉一般為單生,外型類圓...
賽夏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原住民族之一。分布在苗栗縣、新竹縣一帶山區,為父系氏族社會,家庭由傳統大家庭制趨向小家庭制。其矮靈祭,深具特色。
七爺八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信仰中城隍爺的左右護衛。七爺名謝必安,身材高大;八爺名范無救,身材矮小。相傳兩人相約樹下,卻遇上洪水氾濫。八爺先到,因守信而淹死,七爺到後,見此景亦上吊自殺。二人因守信守義的精神在死後被封入神界,專司緝拿惡鬼。平常豎立在城隍廟的左右兩邊,除巡視陽間外,也負責獎勵善人,給予福祿壽喜。也稱為「范、謝將軍」。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菩提樹,為該校日治時代創校初期即在,樹齡超過100年,目前已列入台北市政府列管保護樹木,是該校精神信仰之一。(該樹為夫妻樹,但在2009.2跟2009.7相繼因褐根病遭到伐除,但校方單位仍在原處保留半截樹身以做紀念。)創立三十(六)周年碑:位於菩提樹旁,創立三十年部份計算為自日治時期大正14年(西元1925)起算,但於民國40年(西元1951年)被塗改成創立六週年,目前塗改痕跡仍完整保留。建國做人碑:位於行政大樓前草地。國師院百年紀念碑:1995年由畢業校友捐贈,代表該校歷經國語學堂.師專.師範學院三個階段百年來的變化...
林語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 著作《人生就像一首詩》《中國人》《生活的藝術》《朱門》《吾國吾民》《京華煙雲》《武則天傳》《信仰之旅》《紅牡丹》《風聲鶴唳》《逃向自由城》《最新林語堂漢英辭典》《啼笑皆非》《賴柏英》《蘇東坡傳》等 評價●林語堂義女/張陳守荊:「我覺得他是童心未泯,因為他像小孩子一樣,他就把他兩個外孫,一個男的、一個女的,都是差不多三、四歲的小照片,跟他自己童年的照片貼在一起,再去拍一次,那他看了好高興。」林語堂的赤子之心,留給和他相處過的人,很深刻的印象。而這種赤子的情懷,也正是林語堂幽默的動力泉源。●台灣作家曾虛白送給這位「兩...
日本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岩戸遺跡から約2万4千年前のものとみられるこけし型の岩偶が出土したことで、旧石器時代にも何らかの信仰があったことがうかがえる。岩戸遺跡中有約2萬4萬年前的圆头圆身型(こけし型)的岩偶出土,可知舊石器時代已有某些特定信仰出現。約1万2千年前頃、最終氷期が終わり急激な温暖化による海面上昇が始まると、日本列島はアジア大陸から分離した。これにより、人々の文化や生活に大きな変化が生じ、南西諸島を除いて、次の縄文時代へ移行していった。約1萬2千年前左右,最...
波特萊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就這樣說過:「(波特萊爾)乃現代及所有國家最偉大的詩人楷模」。似乎每個人都準備將波特萊爾作為自己信仰的代言人。詩人波特萊爾最大的成就在於將本身就已經相當講求抑揚頓挫、悅耳動聽的法文,提昇到可品、可味、可嗅、可觀、可吟、可唱、可聽的綜藝美感經驗裡。他的一生時時刻刻都在冶煉文字。「他說話時斟詞酌句,極小心地挑選每個字眼,並且以特殊的姿態念出某些詞來,似乎要在這些詞的下方打上個重點符號,給予它們一種神祕的涵義。他的嗓音中似乎帶有斜體字和大寫字母。」(戈蒂耶,《回憶波特萊爾》)波特萊爾在〈太陽〉(Le Soleil)那首詩裡...
入主出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唐.韓愈〈原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不入於老,則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指持有門戶的成見,重視自己所信仰的,而輕視他人的信仰。《明史.卷二三○.馬孟禎傳》:「臣子分流別戶,入主出奴,愛憎由心,雌黃信口,流言蜚語,騰入禁庭,此士習可慮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