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1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何樂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不樂意做呢。反問語氣,表示願意、同意。《糊塗世界》卷一:「既然說是裡面已說通了,要我做面子,我亦何樂不?」《黃繡球》第七回:「來得及便交了去,試試衡文的眼法,來不及只算當我是個女學生講兩首書,你又何樂不呢?」也作「何樂而不」。
無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力量促進事情的發展。《續孽海花》第四一回:「不過輿論未能盡孚,一時尚難實行,我亦無能力,自覺慚愧得很!」
人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人多而造成問題或麻煩。如:「每到花季,陽明山總是人滿患。」
而不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不恃是有所作而不自恃以有德或有功的意思。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二章、第十章、第五十一章。老子認自然生養萬物,是無心的施,並不自恃有恩德於萬物,是「無所」的崇高偉大精神。品德修養完美的人能效法自然這「施不望報」,雖有作,卻不自恃有德有功。「」字一般解作施或作,〔老子正詁〕的作者高亨以「」是「施予」之意,與〔詩經‧鳧鷖篇〕所說的「福祿來」的「」同義,「來」是「來施」的意思。〔禮記‧祭統〕說:「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明薦之而已矣,不求其。」也是以「」作「施」意解,即是說賢者祭祀,但求誠心敬意,儀節周全,而不求祖先有所施於我。高亨並認老子常用「...
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心理學理論。主張研究人類行應與研究動物行一樣,利用客觀測量,解釋環境與行學習之間的關係,不探討意識與一切內在心理歷程對行的影響。
勿以善小而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要因善事太小而不做。比喻善事不分大小。《三國演義》第八五回:「勿以惡小而之,勿以善小而不。惟賢惟德,可以服人。」
反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敗勢中得到勝利。《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使反敗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
相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依靠,共同生活。宋.文天祥〈齊魏兩國夫人行實〉:「先公不幸即世,璧兄弟扶柩歸先廬,先夫人號痛欲絕。爾後與繼祖母劉夫人相依命。」《聊齋志異.卷一.王成》:「小人無恆產,與相依命,不願售也。」也作「相須命」、「相倚命」、「相與命」。
其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在事實上有所困難,但仍努力去做。如:「了不讓家人失望,所以他勉其難的接受了這件事情。」
非作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壞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後來其教盛行,那學了與民間祛妖除害的,便是正法。若是去非作歹的,只叫得妖術。」《紅樓夢》第五七回:「我說的是好話,不過叫你心裡留神,並沒叫你去非作歹。」也作「生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