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樹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植物體內分泌的碳氫化合物。由損傷的樹皮部滲出。於松、柏類的木質部最多。原為半流體,其易於揮發的部分失去後,即成透明固體,質地堅硬,加熱則軟化,可供製油漆等用途。
園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植蔬菜、花卉、果樹等的學問及技藝。[例]她愛好園藝,平日休閒時喜歡種植花草。
大坌坑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以海邊、河口的的台階地或沙丘作為聚落所在,發展出小型定居或半定居的村落,以漁獵、採集為生,並開始種植一些根莖類植物作為食物,為原始農業的開端。(註一)(註二)(註三)(註四)大坌坑文化的石器,除了以打製而成的石斧、石刀、礫石砍伐器之外,也出現了磨製的石斧、石錛和石鏃和網墜等,也使用骨角器和貝器。此時期的人類已經會燒製陶器,不過技術尚未成熟、火候較低,燒製的陶器大都粗糙鬆軟,顏色呈現暗紅、橘紅、或深褐,以罐和缽為主,在陶器口部的唇面和肩部也常以「之」字型、條型或波浪型劃文為飾,主體則以粗繩紋裝飾為最大特色,因此大坌坑文...
等高耕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在坡地耕種時,沿著等高線耕作,以免逕流沖蝕土壤的耕作方式,即梯田形式的耕作。也作「等高種植」。
卑南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平原,以及大武山東麓河階級面海的坡地與階地(註二)。此時期的人在這些地區形成長期定居的聚落,以穀類種植的農業和打獵為主,漁業則比較次要(註二)。出土的大量石棺群為卑南文化的最大特色,其中最著名的卑南遺址出土面積超過三十萬平方公尺,代表了距今三千至兩千年前的聚落和墓葬群(註一)。從出土物可知,此時期的人類製造石器、陶器、玉器的技術已達高水準(註二)。石器方面包含大量石鎌、石刀、石杵等農具,還有狩獵用的矛和鏃(註一)。陶器有罐、缽、小口瓶等容器,外表以素面、橙色系為主,紋飾不多但造型豐富,除容器之外,還有陶紡輪、陶槌、陶匙...
花蕊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976),是後蜀後主孟昶的貴妃,青城人,費姓,歌妓出身。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國時著名的女詩人。花蕊夫人(費貴妃)是孟昶最寵愛的妃嬪,相傳其最愛芙蓉花和牡丹花,於是孟昶命官民在後蜀都城成都大量種植芙蓉、牡丹。成都「芙蓉城」的別稱,由此而來。孟昶後來沈迷於酒色,以致國事日非,後蜀廣政三十年(965)孟昶投降趙宋,花蕊夫人在亡國之後寫下了悲憤的詩句:「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花蕊夫人後來成為宋太祖之妃,因懷念孟昶,畫孟昶挾弓射獵的畫像,奉祀在室內。趙匡胤見到畫像,問她是誰...
均田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順利推行。唐制,丁男授口分田八十畝,授田的農民必須耕種,若任其荒蕪,就施以廷杖。永業田二十畝,必須種植桑、棗,不種也要處罰,奴婢不再授田。農民所受口分田年老歸還,不許買賣、租典,但遷往人口稀少的地方,則允許私賣,這項規定使得一些偏遠地區的荒蕪土地得到開墾,但田地的授受辦法也因之遭到破壞。均田制度配合租、庸、調的實施,政府財政收入穩定,為唐初的盛況奠定了基礎。不過,均田制並不是全國普遍實行的制度,世家大族仍然保有其田莊,豪強兼倂土地的情形依然存在,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 均田制與府兵制唐朝接續實行府兵制,府兵從均田中選出,...
足絲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護這些卵,並且不停地舔舐和翻動,直到若蟲孵化,雌蟲還會用預先嚼碎的食物餵養若蟲。3. 雌蟲和若蟲吃各種植物,包含樹皮、落葉、苔蘚和地衣。雄性幾乎不吃東西,所以牠們的生命很短暫。足絲蟻分布也相當廣從沙漠到熱帶雨林幾乎都能夠找到他們。 正尾絲蟻典型的體型就是長長的圓柱型,有短足和構造簡單的咀嚼視口器,觸角有10-35節,大多都有親代照顧子代的行為。此種遍及全世界,以熱帶和亞熱帶為主,棲息地廣泛,從雨林到沙漠都可看到蹤跡。(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足絲蟻英文關鍵字:EMBIIDS 參考書目註1:昆蟲大圖鑑:用複眼看奧妙的大...
農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耕種莊稼等農務。[例]這裡從事農耕的人,大多以種植雜糧為主。
花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種植花草的高臺,四周砌磚石,用來點綴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