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細布。通「緆」。《列子.周穆王》:「衣阿錫,曳齊紈。」晉.左思〈嬌女詩〉:「脂膩漫白袖,煙染阿錫。」
正本清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án釋義︰猶「正本清源」。見「正本清源」條。 01.《舊唐書.卷一.高祖本紀》:「欲使玉石區分,蕕有辨,長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從沙汰。」 02.明.劉基《誠意伯文集.春秋明經.卷一九.公朝于王所仲孫羯會晉韓不信云云城成周》:「觀《春秋》之所書,然後正本澄源之意可得而知矣。」 參考詞語︰端本澄源注音︰ㄉㄨㄢ ㄅㄣˇ ㄔㄥˊ ㄩㄢˊ漢語拼音︰duān běn chéng yuán釋義︰猶「正本清源」。見「正本清源」條。 01.《舊唐書.卷三七.五行志》:「誠願坦然更化,以身先之,端本澄源,滌瑕蕩穢。」 02.元.王惲〈克己齋記〉:「而公端本澄源之志,實有在於此。」 參考詞語︰...
朔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藉熱力把衣物壓平。如:「熨衣服」。唐.王建〈宮詞〉一○○首之三六:「每夜停燈熨御衣,銀籠底火霏霏。」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朝傳至古公亶父時,才正式建國,立國號周。他重修后稷、公劉的大業,積累德行,施行仁義,國人都非常愛戴他。戎狄中的育族來侵擾,想要奪取財物,古公亶父不反抗就給他們。隨後又再度侵擾,想要搶奪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憤怒,想奮起抵抗。古公說:「民眾擁立君主,是要讓他為大家謀利益。現在邊疆民族前來侵犯,目的是為了奪取我們的土地和民眾。民眾跟隨我或是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如今民眾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要我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
馥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香氣濃厚。[例]一進入花園,香味馥郁,香迷人。
超然物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澹泊曠達,不為物欲所局限。[例]我看他事事計較,名利心,怎能超然物外,悠遊自得呢?
喃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低聲說話的聲音。如:「喃喃細語」。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三齣:「吃得醉酣,語喃喃。」(2)形容讀書的聲音。《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仙書一兩卷,樹下讀喃喃。」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利令智昏,利慾心,財迷心竅,臨財苟得反義:仗義疏財,見利思義,輕財好義,臨財不苟辨似: 「見利忘義」及「利令智昏」都有為私利而為害的意思。 「見利忘義」側重於為了利益而不顧道義;「利令智昏」側重於被利慾所誘而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見利忘義 利令智昏 辨似例句 ○ ㄨ 做人要講義氣,不能~。 ㄨ ○ 就為了這幾個臭錢,他竟昧著良心犯下此案,真是~。
社會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由社會的陶與訓練,一個人漸漸擁有為社會所認可的品格與行為的過程。[例]經商多年,他的談吐、儀表和處事態度已經逐漸社會化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