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難     
瀏覽人次:320 收藏人次:0
簡單、容易。《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息乎!」《三國演義》第一○回:「如今曹家輜重車輛無數,你們欲得富貴不難,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將入去,把曹嵩一家殺了,取了財物,同往山中落草。」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瀏覽人次:1216 收藏人次:0
借還東西要有信用,則好辦事。如:「你跟人家借的東西用完儘快歸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瀏覽人次:519 收藏人次:0
(諺語)畏懼困難的人就學不會,已經會的人就不覺困難。如:「說到游泳,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你認為會很難,就表示還沒學會呢!」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瀏覽人次:212 收藏人次:0
(諺語)向人借東西或借錢,能守信用按期歸還,以後再借就容易了。《西遊記》第一六回:「『我正愁你不還我的寶貝,無處尋討,且喜就送來也。』行者道:『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瀏覽人次:32024 收藏人次:10438547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23408 收藏人次:3160726
不容易。如:「難關」、「困難」、「難事」。
使人受困。如:「這問題把他難倒了。」
不好。如:「難聽」、「難看」、「難吃」、「難聞」。
不敢、不能。如:「難免」、「難保」、「難言之隱」。
災害。如:「災難」、「苦難」、「空難」、「多災多難」、「倖免於難」。
質問、責備。如:「責難」、「非難」。
刻舟求劍     
瀏覽人次:56307 收藏人次:2617063
《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楚人有涉江1>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5>乎?以此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注解〕
(1) 涉江:渡江。涉,乘船渡水。
(2) 遽:立刻。
(3) 契:刻。
(4) 是:此處。
(5) 惑:困惑。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48802 收藏人次:1275107
呢,難道我們就這樣心甘情願地敗有一個叛將的手裡?」將領們不覺異口同聲問。  「可是你們冷靜的想一想就不難明白了。」伯啟說:「我的地盤不比他小,而我所率領的軍隊也是全國最精銳的,然而結果我們卻敗了;而且敗的很慘,試問這是什麼原因呢?—我想這自然是我的德行比不上他,而我平時管教部屬的方法也確實有不如他的地方。所以我要制勝他,必先從我自已身上找出我失敗的原因,並且努力加以改正和革新才是。」  從此,伯啟便立志奮發圖強,勵精求治,每天天不亮他就起來工作操練,生活簡樸,愛惜人民,並任用有品德和才能的人。這樣經過一年的時間,被有扈氏...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42087 收藏人次:534833
03.元.張養浩《歸田類稿.卷二.時政書》:「傳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又曰:『監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前輩亦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伏願陛下詳味斯言,則致治之方有不難見大抵。」
    
瀏覽人次:39803 收藏人次:8818150
3.交回、歸還。如:「還書」、「交還」、「還政」、「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