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32.44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作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寫文章。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聊齋志異.卷二.陸判》:「作文不快,知君之毛竅塞耳。」
2.練習寫作。《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只有歐陽公的幾篇記,三蘇的幾篇論,好拿來講給他聽。又他叫每逢禮拜六作文。」
作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抓住一件事加以評論,或刻意渲染以達到某種目的。如:「為了轉移大眾的注意力,他故意在這件事上作文章。」
說話與作文聯絡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與作文聯絡教學」又稱為「口述誘導法」,由教師命題、提示寫作重點,並將分段大綱寫在黑板上,然後指導學童依照綱要的層次逐句或逐段口述,先由老師範說,再由三、四位同學練習說,最後由學童自行寫作。這種方式可用於命題寫作和看圖寫作。
  目前國小推動王明德教學法,強調國語課內進行聽、說、讀、寫聯絡教學。上作文課時採「口述誘導法」,也就是「說話與作文聯絡教學」。
  為提高「口述誘導法」的教學效果,要加強「作文課前」和「寫作後」的教學活動。在作文的前一堂課,低年級係進行與作文題目相關的看圖說話;中高年級則進行與作文題材有關的範文閱讀,以討論該範文的文體、結構,並摘錄優美詞句。...
創造性作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性作文」是和命題作文截然不同的方式,係由教師透過能鼓勵學童作創造性思考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寫作,包括:腦力激盪、故事接龍、未完成故事的想像、伴隨音樂想像、角色扮演、自編故事、圖形想像和實物觀察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篇章。[例]散文、古文、作文
鞭辟入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祝賀人作文比賽獲勝的賀辭。形容其人文章見解深刻,切中要害。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牙慧,言談間流露出的智慧。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云:『康伯未得我牙後慧。』」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清.袁枚〈寄奇方伯書〉:「大概著書立說最怕雷同,拾人牙慧。賦詩作文,都是自寫胸襟。」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祝賀人作文比賽獲勝的賀辭;亦可用於對人文學著作的題辭。比喻著作風行,流傳甚廣。晉代左思寫成三都賦後,時人競相傳寫,使洛陽的紙價上漲而昂貴。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
出類拔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祝賀人作文比賽獲勝的賀辭;亦可用於祝賀人於體育活動比賽獲勝的賀辭。語本《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